如何避免“被误伤”
既然存在“潜规则”,既然不能排除“误伤”的可能,中国的考生们又当如何调整与应对?对此,陶春给出三大建议:全面发展不瘸腿、增强自信不气馁、明确目的不投机。
全面发展不瘸腿,是指在英语学习中要全面发展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做到均衡发展,不要出现明显的瘸腿状况,从而造成被“误伤”的可能。
增强自信不气馁,是专门给那些被取消成绩考生的寄语。考生如果坚信自己是被“误伤”,可以利用雅思考试查询和申诉的窗口,向雅思官方询问相关问题,一般会得到答复。总体而言,雅思是一个相对人性化的考试,即便对得到的答复不满意,也不要产生受害人心理,不必有负担,应该积极投入到下一次的考试中。值得注意的是,雅思考试过去有两次考试间隔时间不少于90天的规定,现在虽然取消了这一限制,但在雅思官方看来,一个人的英语水平至少需要90天的训练才有可能发生明显变化,换句话说,在雅思官方的潜意识里,英语成绩不会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的判断根深蒂固。
明确目的不投机,其实是给所有考生最诚恳的劝诫,不要把“应试”思维套用在雅思考试中。按照雅思官方的说法,正确的逻辑应该是:“为了适应海外学习生活而掌握应用英语的能力,雅思只是对你这种能力的评测手段。”陶春认为,只重视冲刺阶段、一味地记忆范文例句存在两大隐患,一是容易被机器判定为雷同,二是给今后的海外学习养成不好的语言习惯。
在陶春看来,在应对外语考试中,真正的“捷径”不在于死记硬背,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摸索规律,充分发挥自己掌握的技能实现创造力的最大化。“在雅思写作中,运用你清晰的英语语言逻辑,以及掌握的3000左右基础词汇量,就把一个事情描述清楚,做到这一点,起码你可以拿到6分。”陶春认为,用简单的词汇和逻辑说清楚一个道理,就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