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丽:热爱幼教永不停歇

2015-11-10 08:35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热爱幼教永不停歇

从16岁选择读幼师,到毕业后进入幼儿园工作,平谷区第一幼儿园的梁丽丽一直不忘初心,执着于自己少年时的选择。12年的幼教工作,她从一名懵懂的一线教师成为了一名业务园长。回想自己的工作历程,梁丽丽认为,自己的脚步之所以永不停歇,原因就在于自己对幼教工作的痴迷和热爱。

从一线老师到幼教管理者

1997年,在填报志愿时,梁丽丽果断选择了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从那一刻起,她与幼教结缘,顺利完成了3年学业,毕业后在小学任教3年,2003年7月至今,12个年头都奋战在幼教岗位上。

前8年的时间里,梁丽丽一直工作在幼儿园的教育一线,随后被调到教委学前科挂职。也是这两年,她开始逐渐了解园所工作的内容与方法,为后来的幼教业务管理工作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2013年10月,梁丽丽顺利通过考核答辩竞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业务园长的身份回到了培养她的平谷一园。

这个时候的一园,已经由原来的二级二类幼儿园顺利晋升为市级示范园,幼儿园的软硬件都比两年前有了质的飞跃。半年后,幼儿园就要面临区级特色幼儿园验收了,怎样在短期内,把特色工作脉络理清,并有新的突破?

年轻而缺乏经验的她,如何跟进园所发展的步伐,带领新老参半的教师队伍,迈向新的台阶?打造怎样的人文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自主的发展?一个个问号像重重大山,压在了她的心头。

执着打造特色幼儿园

梁丽丽用了短短三天,通过与中层干部座谈,翻阅相关档案,了解了一园“幼儿经典文化教育”特色建设现状,并把原有的特色发展方案重新梳理,提议精减原有的“古诗”、“经典故事”、“弟子规”园本课程内容,打造经典文学、经典手工艺术、经典户外体育游戏三位一体的经典文化教育;由原来每天下午教学活动中的园本课程开展,改为渗透在区域、教学、户外以及一日生活中的全课程教育。

此建议一提出,遭到了中层干部和教职工代表的一致反对,甚至一线教师也频频表示,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烧得也太旺了吧。

面对质疑,梁丽丽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坚定了她打造特色幼儿园的信念。她结合大量案例,帮助老师梳理思路;和老师一起查找原有园本课程的问题,商量改进办法;逐班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查找一园可借鉴的文献和案例。

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幼儿园不仅成立了小文化社,初步形成了每班一个亮点的经典手工艺术区,还挖掘了空竹、毽子、高跷、沙包、皮筋等传统游戏材料的多样玩法,园所和班级环境也大大改观。2014年5月,一园顺利通过了平谷区首批特色幼儿园验收。

推动教师专业化

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大工程。经过一个月调查分析,她发现制约一园一线教师发展有两大因素: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较保守,缺乏创新;二是观察和分析幼儿的意识淡薄,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一方面,她加强自身学习,翻阅提升教师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水平的相关书籍和文献,提炼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另一方面,她着手尝试引领教师逐渐学会正确认识问题,尝试分析和解决问题。

近两年里,她分别带领老师们进行了“幼小衔接的行动研究”、“领域教学走班制研究”、“在区域游戏中提升教师观察和分析能力的策略研究”等多个小专题研究,通过师徒结对同课异构跨班教学活动、幼儿搭建展评、录像与观察笔记的案例分析等多种途径,和老师们结合自身实践工作中的收获与困惑探讨,共同查找问题,梳理和总结方法。

一园教师在梁丽丽的诚信带队下,教育教学观念逐渐转变,写作水平和专业发展均明显提高。

>>园长寄语

2004年起,我们一起工作,她还是一名稚嫩的一线教师,她的灵气和热情打动了我;2008年她担任教研小组长,她的睿智和执着感染着我;2011年她借调到教委学前科,她的能力和悟性吸引着我;2013年她重返一园担任业务园长,她的思考力和执行力同化了我。她就是我认同并看好的后起之秀,梁丽丽。

——平谷区第一幼儿园园长马永彬

责任编辑:李思瑾(QL0002)  作者:张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