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科学奖”背后——“中国首善”的公益之路
成为“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的捐助人,延续了马云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事实上,自2013年5月宣布辞任阿里集团CEO后,马云就将绝大多数精力投向了教育、环保、公益等领域。仅以今年4月为例:4月3日,马云向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捐款1亿元,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教育研究与教育创新。4月10日,马云联手马化腾、沈国军等人在宁波宣布成立“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
在马云的影响下,公益也早已延展成为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阿里巴巴集团从2010年起将集团年收入的0.3%拨作公益基金,主要用于环境保护。根据阿里巴巴披露的数据,2011年至2015年8月,该基金累计捐出4.1亿元,用于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灾害救助、疾病救助等。
2013年5月,马云出任中国TNC(大自然保护协会)理事会主席。同时期,作为云峰基金发起人的马云宣布将自己在云锋基金所得收益,全部捐赠给阿里巴巴公益基金。
2015年4月28日,因为145亿的捐款额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公益方式,马云被评为“中国首善”。而马云145亿元的捐赠额,也两倍于最近一年的美国首善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70亿元捐赠额。《胡润百富》董事长胡润表示:“这是第一次中国首富同时成为中国首善。”
2015年9月,在阿里巴巴集团十六周年之际,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通过公开信要求全体员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是阿里巴巴16岁的生日,想想我们应该感谢谁?”马云提出,公益是最好的庆生礼物,从2015财年开始,阿里员工每人每年必须完成3小时公益志愿服务,“这是必须的要求,但不是强制的要求”。
在阿里巴巴十六周年纪念日重提该倡议,除了对公益的坚持,马云还想表达投身互联网16年来,对这个行业更深层次的思考。他在信中写道:“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消费升级、阶层流通、新的全球化……还有利他、透明、公正、注重体验、承担责任的社会文明。一个物质高度发展但是冷漠的世界绝不是我们向往的世界。”
马云不止一次表达过类似观点,阿里在农村的发力,进军全球的努力,都被他寄予“让世界更好”的愿望。
而在阿里巴巴内部,已经有34个不同主题的公益“幸福团”,为员工提供各种参与公益的机会:“幸福顺风车”,方便同路人,更节能环保;“欣然读书吧”通过捐书形式创建流动书屋,有书共享;“爱的留声机”通过录制有声杂志等给盲童带去更多欢乐;“绿野仙踪”关注森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