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成为近8年来最低值
从考录比的角度来看,“国考”在2010、2011年度的招考中出现过一个极值,社会所谈论的“国考热”、“公务员热”主要是指这两年出现的考录比高峰。
2010、2011年度的“国考”考录比分别是59.7:1、59.1:1,这是“国考”以及整体公务员招考最接近60:1这一考录峰值的时期。平均大约60个人竞争一个岗位,无论中央机关还是各省机关的公务员招考,都是历史上考录比最高、竞争最激烈的时期。
而之前的2009年,考录比为57:1,之后的2012、2013年均为53.5:1,随后2014年考录比回落到50.7:1,2015年回落到50以内,2016年又进一步降低到40以内,即33:1这个近8年来有统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另一个历史高点2013年度“国考”招录人数首次突破2万人,报名人数也首次突破150万人,但报名人数的增长仅与招录人数呈正比,考录比并没有提高,意味着“国考热”从此打住,随后即出现了从高峰步步回落的“考录比连年下降”趋势。
青年对国考认识回归理性
尽管今年的实际参考人数再次证明,持续多年的“公务员报考热”出现了实质性转折,但如果说国考开始“降温”,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言之过早。
竹立家表示,“弃考”有多方原因,总结起来大致两个,一是考生两手准备,在报名考试后又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还有一个就是准备不足,没有信心而放弃考试。
竹立家分析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把考公务员当成第一选择,一是近年来职业选择空间在迅速扩大;其次对待职业的理性化程度在提高。过去许多年轻人把当公务员看作是既能发财,又很荣耀、有面子的事情。“中央在大力净化官场风气的同时,也在让青年人对公权力、对公务员这个职业的认识回归理性。”
竹立家说,在发达国家,公务员职位是风险型岗位,考录比3:1就算是高的,而我们现在平均还维持在33:1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