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年底,初三学生家长备战中考心里要有谱 (2)

2015-12-01 10:14 千龙教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给初三考生的几点建议

期中考试过后,考生们马上面临着月考、期末考试等一系列的考试。考生们要积极查漏补缺,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新一轮的复习计划。在此给考生们提出几点建议。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4)教学进度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2)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3)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科等;(2)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3)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 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

(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

(3)学习效果如何?

(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考生家长如何助力孩子中考?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考前能够认真复习,在中考中胜出,除了关注中考重要的时间节点,还可以做什么呢?在此给家长们几点建议。

1、摆正自身心态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进而考入好的大学,将来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这一切都是家长的期盼,其结果尚待将来去验证。面对即将来临的中考,家长必须要摆正好心态,因为家长的心态很可能会影响到情绪,影响到和孩子的亲子沟通,甚至影响到孩子的考前复习。家长们应理智面对孩子的学习, 不要把自己无数的期盼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不管孩子考多少分,或者孩子目前的状态如何,都要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态,减轻孩子压力。

2、正确评价孩子。

有部分家长常会根据孩子的成绩来评价孩子的学习能力,这是欠妥的。中考是一次综合性的考试,除了考学科知识,还会考察孩子的应变能力、临场发挥。家长要多从这几方面去关注孩子。比如有些孩子有偏科现象,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偏弱学科,从基础上抓起,切不可盲目陷入题海战术;有些孩子抗压能力不足,家长则应 该给孩子减压,让孩子不要过度紧张。家长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辅助孩子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保障孩子安心复习。

3、多多鼓励孩子。

对于成绩优秀的孩子来说,家长基本上不需要太多为孩子操心。但是对于成绩并不是非常理想的孩子,家长就必须要适当的去关心和鼓励孩子,让孩子从容面对考前的紧张复习生活。家长可以多使用一些鼓励的话语,例如:中考没什么,放松一些,不要过度紧张;复习迎考看的是效率,该休息该娱乐时一定要休息和娱乐; 不要考虑爸爸和妈妈对你的期望,不管考什么样,我们都会平静面对的。(综合考试吧、新浪教育)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