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进高考招生改革复合型测试将代替单学科考试

2015-12-16 11:37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日本推进高考招生改革复合型测试将代替单学科考试

近日,日本文部科学省正在研究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此次改革是日本自1979年实施至今的高考招生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将现行偏重知识量的考核,转变为以知识活用为核心的招考体制,贯彻“以多元化的招考方式评价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基本理念。文部科学省长官下村博文表示,应把此次改革视为培养世界级优秀人才的最后一次机会,致力于实施能够展望未来100年的改革。

考生可一年参加多次测试

此次的改革将废止现行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导入以考核学生思考、判断与表达能力为核心的大学入学志愿者学力评价测试。现行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偏重于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废止现行的国语、数学等学科型考试,导入并实施融合了多项学科的复合型测试以及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活用能力的综合型测试。答题方式将采用多项选择的形式、导入主观描述型问题。

此外,一年一次的大学入学中心考试无法全面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一考定终身的嫌疑。因此,为面向大学入学志愿者提供多次挑战机会,探讨每年实施多次学力评价测试。以考生自愿报名、自主挑战参与测试为第一要义,兼顾对高中教育产生的影响,围绕测试次数、实施日期等与高中大学相关人员探讨协商。计划于2020年起正式实施大学入学志愿者学力评价测试。

高中测试纳入高招体系

通过专家会议的积极探讨以及预先演练等,计划于2019年起实施高中基础学力测试。为促进高中生的主体性学习,将面向高二与高三学生每年提供至少两次测试机会。高中生通过高中基础学力测试,可了解自己高中阶段基础学习的达成情况、客观掌握自身的学力,也因此可激发学习积极性。此外,测试结果还可用于改善高中教学,并作为升学或就职时期基础学力的证明材料。以个人或学校为单位,自愿报名参加测试。

测试科目初步定为国语、数学、世界史、现代社会、基础物理、交流英语等高中必修科目,其中的英语测试还可积极活用社会上的相关资格考试。

大学将采取多种形式自主招生

在大学入学志愿者学力评价测试成绩的基础上,实施各大学的自主招生。为选拔在特定领域具备卓越才能的学生,并且不分年龄、性别、国籍、文化、地域差异、家庭环境等因素,推进接收拥有多样化背景的学生。要求各大学将招生方针的制定上升到法令的高度、强化大学应当肩负的责任。需灵活运用小论文、面试、集体讨论、讲台演示、调查书、活动报告书、大学入学志愿书、学习计划书、各种比赛的参与及获奖情况、迄今为止努力过程的证明材料等多种形式,实施多样化评价。文部科学省规定各大学今年内出台自主招生方针,并将于今夏出台推进各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财政举措。

此次日本的高考招生改革是高大衔接改革,即高中教育、大学教育以及高考招生一体化改革的一部分。向下加强高考招生对于高中教育的引导作用,推进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另一方面,向上激励大学教育由过去的偏重知识传授转向学生们主观能动地与人协作、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活力型学习,大力开展小组学习、集体讨论、富有成效的留学体验、职场实习等教育活动。

■相关链接

新测试自2020年开始导入、取代现行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2020年至2023年为新测试的实施初期。以高三学生为对象,计划每年实施多次,实施初期的出题形式为选择题与短文记述题,相比现行的中心考试将精简考查科目。

新测试的考核内容包括了,延续了以往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的填空题(计算题等)和多项选择题,以及新导入的有多种答案的记述题,即复合学科的多项选择题、复合学科多项选择题+记述题、有条件的记述题(说明、概括、画图等)、短述题(包括填空)。

据悉,2024年开始,面向新一期学习指导要领实施(计划为2022年)后升入高三的学生,“大学入学志愿者学力评价测试”将采用文字数量更多的记述型问题,并且正式导入电脑答题的CBT(Computer-Based Testing)方式。

□文/李冬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