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北京公务员考试相继举行。作为人人羡慕的“金饭碗”,公务员这个岗位一直笼罩在光环之下。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究竟考些什么?是否真有试题如传说中的那么刁钻奇葩?
公务员考试分为公共科目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面试由各招考单位单独组织,笔试则是由人事考试机关统一组织。笔试考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分别安排在考试当天的上午和下午。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通常被考生称为“行测”,它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人文、科技等诸多方面,可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能在这门考试当中取得高分的考生必是学问广博之人。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与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的考试有很大的不同,出题套路千变万化,解题常常需要另辟蹊径,甚至要用类似脑筋急转弯似的思路来考虑问题,并非学历越高越能取得高分。记者选取了今年国考和京考的一些有意思的考题,请读者一起来做个简易版的公考“模拟试卷”,看看我们能得几分,是不是当公务员的那块料。
最会伪装的题目
某学校要从甲、乙、丙、丁、戊、己、庚七名学生中挑选四人组成一个辩论队,去参加全市的辩论比赛,根据平时的训练情况,挑选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如果戊参加,则丙也要参加;
(2)除非乙参加,否则庚不参加;
(3)甲和乙中至少有一人参加,但不能都参加;
(4)戊和己中至少有一人参加,但不能都参加。
根据以上陈述,以下哪些学生一定会参加辩论比赛?
A.乙或庚,或者二人都参加
B.戊或庚,或者二人都参加
C.丙或丁,或者二人都参加 √
D.丙或戊,或者二人都参加
【解析】这道题目实际上是在翻译推理的伪装下的一道分析推理题。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哪些人参加,哪些人不参加。一共有7个人,4人参加,3人不参加。从确定信息出发,甲乙两人中有一人不参加,戊己两人中有一人不参加,因此在剩下的丙、丁、庚三人中只有一人不参加,所以可以得知丙和丁两人至少得参加一人,因此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