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奖学金”是改革还是噱头

2015-12-18 13:24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一元奖学金”是改革还是噱头

“奖学金居然只有1块钱。”近日,一位苏州大学的学生在网上吐槽,“还不如不发呢”。今年,不论是“学习优秀奖”还是“专项奖”,苏州大学各个学院的奖学金金额统统都成了象征性的1元钱。

“一元奖学金”

是不该有的俭省

“一元奖学金”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拆东墙补西墙”,把“省”出来的钱用到海外交流奖学金上。苏州大学这样的俭省值得提倡吗?

众所周知,奖学金是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而设立的奖项,虽然制度设计更多是着眼于精神上的鼓励,但对那一些出身寒门的贫困学生来讲,一笔在别人看起来不算多的奖学金,也往往能够解一时的燃眉之急。

反观当下,各大高校的奖学金制度虽然千差万别,但能够让优秀的学生靠奖学金就可以缴上学费和保证自己的开支几乎没有一个高校可以做到。更何况,对于国内大多数高校来讲,他们并不缺钱,这从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基建投资、从居高不下的“三公”经费支出、从高校令人艳羡不已的福利中都可看出,苏州大学恐怕不会是个例外。由此可见,如今的大学奖学金额度不是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州大学推出“一元”的象征性奖学金,真是不合时宜,是不该有的俭省。

其实在国外,高额奖学金非常普遍。比如在美国,高额奖学金还是抢夺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是否有全额奖学金不但是留学生择校考虑的重要因素,也是美国家境较差学生考虑的重要因素。高额奖学金成为美国平民之家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奠基自己成功人生之路的重要方式,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就是靠奖学金来完成大学教育的。相比之下,“一元奖学金”就显得刺眼多了。笔者希望,苏州大学能够从舆论的关注中读懂民意,深刻反思这种“省错地方”的做法,多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多压缩学校的其他开支,充分保证甚至提高学生的奖学金额度;更希望国内各大高校都能以此为训,健全完善奖学金制度,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借鉴国外的高额奖学金制度,从而通过改革奖学金制度,让优秀的贫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去获取奖学金,在读书中创造财富。这,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进步。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