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中学高一2班王曦葶:《愿洒脱若你——苏东坡》

2015-12-22 13:48 千龙教育

打印 放大 缩小

仙为人上人,你为仙上仙。初识东坡先生,大概是我在教室里,默默读着你在雨后初晴的西湖湖畔,饮着晨曦朦胧中那一抹波光潋滟。再遇你诗,是你站在庐山西林寺,感叹成峰成岭山景之不同只因身临山中。诗人就是诗人,那时的我只知道你这一点。诗词清澈高朗,让人眼前一片辽阔,飘飘欲仙。从此我记住了你的另一个称号——“苏仙”。沉着而富有才华,低调而不失深度,离我遥远,只适合敬畏。

慢慢地,我见他的诗越来越多。对他的人也产生了兴趣。我读到一则小故事,说他与佛印和尚同坐,他问佛印自己像什么,佛印说像一尊佛。佛印又问苏轼自己像什么,苏轼却说像一坨屎。到家后地把这件事讲给苏小妹听,以为自己占了便宜,苏小妹却摇摇头,对他说:“人啊,都是心里想什么才会看出什么,佛印看你像一尊佛说明他心中有佛,那你说你心里有什么吧。”苏轼恍然大悟。读到这,我忍不住笑出了声。那样一位大诗人,竟有如此有趣之事,他的真纯、不拘,让我觉得更近了他一步。

再读《水调歌头》时,忍不住抬头望月。近千年前的你,和千年后的我,尽管不曾仰望过同一片月光,但我感受得到月光捎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和那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苏轼传》中写道:“东坡一生,历尽坎坷,常被命运摆布,在极不自由的境地里,独行于荆天棘地之中,胸臆间积郁着一腔难平之气,如生盲角,不吐不快” 。苏轼一生经得起沉浮,经得起忧患。在黄州,在岭南,在海南岛,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他都苦中作乐。“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却也怡然自得,“酒足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清江右回,重门洞山,林峦岔人”。如此优哉游哉,比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洒脱,有过之而无不及。我知道他一向饮酒作诗来抒发他一腔的“难平之气”,而他所作出诗句,却让读诗者心胸辽阔。眼前皆是美景,只因心中有阳光。

一点点的学习,我也一点点地靠近他。曾经我认识的苏东坡是遥不可及的,此刻我仿佛看透他的内心,那个他的洒脱来源于的地方。他的心说,他能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他的诗就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曾只是敬你的诗,可此刻我敬你的性,敬你的情。

为人多有坎坷不定,遇事多有波澜不惊,只愿洒脱若你,洒脱若你。

而你淳朴中的倔强,豪放中的稚气,会随你的诗,你的名一起——

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