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一双袜子,亲人能随时知道爷爷的动向
现在,每到阳光灿烂的日子,肯尼斯就会拉着爷爷的手,到院子里散散步,哼哼小曲。曲子永远都是那一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这是爷爷的最爱,他总是会跟着哼出几个音。每当入夜,陪伴爷爷的就换成肯尼斯发明的“袜子”。
一年以前,在一次次丢失与找回之后,肯尼斯决定一定要为爷爷做些什么。他希望还给爷爷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也希望家人不再因为过度的紧张而神经衰弱。
在一个昏昏欲睡的夜晚,爷爷起身双脚落地的瞬间让他灵光一现,为什么不在爷爷袜子上安装一个传感器呢?传感器能检测到由于爷爷体重造成的上升压力,将警报信号发送到看护人的手机上。这样,凭借一双袜子,亲人就能随时知道爷爷的动向了。
肯尼斯当时要解决3个问题:首先要打造一个传感器,其次要设计一个电路,最后还要编写一个手机App。
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光是找到一个可穿戴的传感器就不是什么容易事。理想中的材料要足够轻薄灵活,穿着舒服。肯尼斯试过橡胶,但却没法服帖地粘在脚底。经过无数实验,他最终用感知压力的电子墨水打印了一个薄膜式传感器,一旦产生压力,墨水粒子之间连接性增加,通过测算电阻,感知压力。
接下来,在肯尼斯的设想里,感知到的“压力”将通过无线信号传输到设备中以提醒看护人。但无线信号非常耗电,病人得随身携带一块大号电池保证系统的运转。绞尽脑汁后,肯尼斯忽然想起低功耗的蓝牙技术,这个省电的“家伙”只需一颗纽扣电池,就能避免“袜子”半夜没电的尴尬。
最后一步是设计一款App,充当接收信息的远程“报警器”。编程对于肯尼斯来说是个新鲜的领域。并不善于java和xcode的他终日奔波于电脑桌与图书馆之间,看极客视频,翻厚厚的指导书籍,终于编写出了理想中的智能手机程序。
最终,一款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制作的“袜子”诞生了。
家人温情的陪伴取代了焦虑的寻找
在此后长达一年的实验里,全家阻止了爷爷的900次“出走”,成功率为100%。肯尼斯也凭借那双特殊的袜子获得“美国行动科学家奖”。当他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格子衬衫和明显大一号的西装站在台上的时候,这个有着书生气的华裔少年才15岁。
他喜欢户外运动,喜欢远足,喜欢潜水,但更大的兴趣却在如何解决问题上。6岁的时候,小肯尼斯的家人在浴室滑倒,伤得很重。他就想在浴室的地砖里嵌入传感器,当有人摔倒时,能马上发现。不过那时,他还没从幼儿园毕业,有“心”而无“力”。
9年后,传感器的想法在袜子中实现了。“如果我可以用这个小东西保护我的爷爷,那它一定也可以保护更多的老人。”肯尼斯开始在美国加州的3个护理院推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