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28日电(记者周琳 吴振东)沉沉雾霾中,一张图片刺眼而令人难忘:一群孩子集体戴着口罩,在教室中奋笔疾书……
面对大范围雾霾频繁侵袭,空气净化器能否成为部分城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标配?实现这一目标到底要走多少流程?孩子们需要等多久?
呼吁:“孩子需要洁净空气”
“为了未来,我同意我转发:既然无法短期从根本上解决雾霾,请给所有学校包括幼儿园安装可去除PM2.5的新风系统,或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
这是从12月下旬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一条呼吁。3岁孩子徐晓宣的爸爸也转发了这一条,并称“幼儿园的家委会这星期一直在和园方沟通,希望可以通过家长集资,为学校提供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
但沟通并不顺畅:园方认为新风系统要重新装修,涉及工程不能擅自做主;净化器有插座不安全、涉及集资后续费用不好计算,最后给出的妥协方案是可以由一个家长包揽全园费用才可以勉强通过。
记者了解到,一些上海的小学和幼儿园班级里已经有了空气净化装置,大都是经过家委会讨论、班级全体学生家长一致通过,并取得班主任及校长同意后,最终由家长“众筹”购置的。
上海金山区海棠小学校长钱欢欣说,今年以来收到不少家长意见建议,希望给教室添置空气净化设备。“学校是支持的,但要求保证民主,征得班级全体家长的同意,并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同时也要求教师做好安全工作,对孩子加强安全知识教育。”
难题:“无明文、无先例”
教室里安装空气净化器,让孩子们在雾霾天能少受伤害,家长又愿意自掏腰包,在有些学校缘何推进困难?
采访发现,校方的担忧主要有三个:一是安全问题。空气净化器尺寸较大,安装在本不宽敞的教室里,可能对来往同学造成伤害,电源插座也可能是一个安全隐患;二是用电问题。所有班级效仿安装,会否增加学校用电负荷;三是费用问题。机器的维护保养管理等后续费用问题,不好解决。
事实上,有校方负责人明确表示,问题不在于“由谁来购买”,而在于“该不该添置”。如果允许个别班级部分家长这么做,其他没有净化器的班级就会有想法。
“没有这样的先例,校方不想引起其他学校的非议。也不想因为允许部分家长购置,引发其他不想购买净化器的学生家长的意见。”
不少校长和老师表示,支持增加财政投入,为学校安装新风系统等必要的空气净化装置。那么,这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