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校超1/3保送生放弃机会
出国和对保送专业缺乏兴趣是主因
昨天(29日),记者从重庆外国语学校了解到,今年全校共有112个学生参与保送,其中文科生89名,理科生23人。
“一共有197个保送生,实际112人通过保送资格审查。”学校教务处主任童老师介绍,在这85人当中,除了10余人没有达到保送资格外,还有约70人是主动放弃。
童老师介绍,学生放弃保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出国,其二是对保送的专业缺乏兴趣。
“班上出国留学、保送和选择高考的人大约各占三分之一。”高三1班班主任王习健告诉记者,按照成绩来看,几乎全班都可以保送,但是由于大部分理科生比较偏向理工科专业,所以放弃语言专业保送机会人比较多。
不过,也有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保送。高三6班的宋同学已经申请了保送考试。“我本来就喜欢外语,保送不仅更加稳妥,也可以节省时间,学习更多东西。”
家长:高考不确定因素多,保送较稳妥
相对于孩子对于兴趣的考虑,家长则是更倾向于稳妥。高三5班的班主任邓斌告诉记者,自己接到了很多家长电话,向他咨询保送与高考的问题,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直接保送。
“高考毕竟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且,明年是重庆首次使用全国卷,孩子是否能适应,家长比较担心。”
老师:孩子做了选择,家长应全力支持
保送和参加高考,究竟怎样的选择对考生更有利?童老师认为,没有绝对答案,这必须结合考生的兴趣和优势。
“保送的学校一般来说是著名大学。”童老师称,即使保送的是语言类专业,也为以后考研、出国留学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不过,对于成绩十分拔尖,以及对专业兴趣或优势不在语言学科的这部分学生,童朝阳表示,需要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做决定。
童老师介绍,如今学生在保送和参加高考的选择上更具有自主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全面畅通,另一方面受到同学的影响也比较多,有时家长了解的情况可能还不及学生全面。在做决定后,家长需要全力支持孩子的决定,这样才能免除孩子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