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管理你的情绪(2)

2015-12-30 09:36 中国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用古诗管理你的情绪

宋振韶说,读李白的《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可以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增强自信。读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可以让人体验失去、怀念等情感,联系到自身的相似经历,让悲伤变得不再压抑或者刻意遗忘,而变成一种自然的、人性的状态。有了一定人生阅历后,读杜甫、李商隐的诗会更有感触。

宋振韶介绍,用古诗进行情绪辅导的过程大概分三步:首先,选择一首能表达你的情绪的古诗,以感知自己的内在不良状态。不良状态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冲突、情感困惑等,找一首能反映自己的诗去读、去揣摩、去体验。然后,在充分觉知自己的现状后,再读一首表达自己理想状态的古诗,向着这个目标去引导。完成了这两个基本步骤后,最后还可以自己尝试着去写诗,表达和疏解自己的情绪。

“整个过程可能要持续数月,这是一个慢慢沁浸的过程。在个人成长方面,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我们经常觉察、自省、控制。”

诗歌疗法古已有之

只要识字就没问题

宋振韶介绍,诗歌疗法其实古已有之,无论东方和西方都发现了这一点。宋代文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记录了一则诗歌疗法的案例:杜甫的好朋友郑少文妻患“情志病”(中医认为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记者注),杜甫便以诗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让她反复吟诵,不久其病情便逐渐好转。而在古希腊神话里,阿波罗是主管诗歌与医药的神,几乎明示了诗歌与健康的关系。

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美国的诗歌疗法比较发达。现代诗歌疗法的先驱阿瑟·勒内在1973年创立了诗歌疗法协会。他的名言是:“诗歌在治疗过程中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说教。”

曾有心理学家从各国历代著名诗人的优秀作品中,精选出他认为“药用”价值较高的,分门别类,汇集成册。每一首诗歌的后面还标明注意事项,包括这首诗歌的主治疾病、“药量”、何时使用、禁忌症等。此外,他还在每一个章节中写有指导性文字,比如某种心理疾病需要某类诗歌治疗几个疗程,每个疗程应该大声诵读多少首诗歌,哪一首应该诵读多少遍等。

宋振韶说,现在也有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多种心理治疗方式,古诗疗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还兼具内容性,比单纯的音乐、绘画多了一些智慧”。

有人担心自己“没文化”,会不适用这种看上去有些“阳春白雪”的方式。宋振韶表示,“只要识字就没问题”。“可以自己去读,也可以找人去解读,这并不多么高深。古诗教育是一个基本的唤回人性的方式。诗歌本来就是人类最初的表达状态,你不觉得孩子的话都像诗吗?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蒋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