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辩论赛搭建学生成长展示平台

2016-01-04 11:15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中小学辩论赛搭建学生成长展示平台

12月26日,随着最后一场辩论赛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厅录制完成,北京市中小学生系列辩论赛决赛落下帷幕。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市教委委员李奕出席并为冠亚军团队、最佳辩手颁奖。

课外班成现场辩题

“课外班是鸡腿,还是鸡肋?”当日下午,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厅,最后一场辩论赛激烈上演。来自北京中学、人大附中和北京八中等学校的八名学生跨校组成正反方,围绕这一辩题,展开了激烈辩论。

课外班是鸡腿,正方开场立论;反方争锋相对,开场便亮明了己方的观点——课外班是鸡肋。随后,双方辩手依次亮相,或列举生活实例佐证己方观点,或抓住对方辩手叙事说理过程中露出的一点儿“破绽”穷追不舍,辩论现场,双方唇枪舌剑,滔滔不绝。

攻辩环节一度异常激烈,反方二辩刚刚陈述完自己的观点“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上课外班,因此课外班是鸡肋”,正方三辩张玉同学立即站起来辩称:“即使有一部分人不需要上课外班,也不能说明课外班就是鸡肋。因为它的作用是弥补应试教育体制对学生素质培养的缺失和对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差异的忽视。”

全新辩论赛告别精英选拔

这是一次全新的辩论赛,以学生自主学习、自发探讨、自我评价为导向,自开赛以来,共吸引了全市200多位中学生积极参与,他们经历了预选赛、初赛、复赛三轮共48场个人赛和团队赛的厮杀比拼,最终24位辩手进入决赛,进行冠亚军争夺战。

由北京市教委和语委联合举办的这种创新型大赛,旨在进一步落实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母语素养,探索面向学生个体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新模式。

市教委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赛程设置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际获得。让学生从辩论比赛的组织、准备、展示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储备、掌握初步的辩论技巧、适应团队合作模式、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市教委负责人表示,这种比赛不再是传统的倾全校师资打造几个校级辩论队的精英选拔,而是穿越学校边界,让更多的学生从更广泛的社会渠道和同伴学习中获得广义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苏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