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用爱心点亮学生心灵

2015-12-28 11:10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爱心 点亮学生心灵

2015年,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联合现代教育报社开设了“身边的好班主任”栏目,展示北京市涌现出的优秀班主任的风采。教师周刊“班主任”版也由此成为了班主任的家园,在这里,优秀班主任分享带班经验、心得与感悟;在这里,不同学段的班主任的思想在碰撞、交流与升华。

沟通魅力 做学生成长的好伙伴

沟通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海淀区今典小学陶红梅的“陶老师日记”成为了师生沟通桥梁。在过去的几年里,陶老师每天都会把班里的大事小情记录在日记本上。日记的内容有时是班级热点;有时是有趣的活动总结;有时是一篇牵动人心的童话;有时还可能是老师的致歉信……而每一篇日记都成为学生们课后讨论的热点话题。

与学生沟通,不仅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更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北京五中的徐淳就是其中一位。有一年冬天,大雪覆盖了校园。徐淳正在办公室为下一节语文课作准备。这时几位班干部走了进来,竟然邀请徐老师去打雪仗。对于学业繁忙的高三学生来说,上课时间外出打雪仗简直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可是徐淳觉得:“越是紧张的时刻,越不要让学生们的神经绷得太紧、压力太大。”事实证明,徐淳的“纵容”并没有错,那些表面上“贪玩”的学生,最后都考上了理想的名牌大学。

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史丽莉老师在班里策划了“我最闪亮”活动,同学们给每个人找出最突出的优点并给予他这个称号,40名同学,每个人的称号都不同,“悦读之星”、“毅力之星”、“惜时之星”、“效率之星”、“微笑之星”等,这样体现了“最”的含义,以此放大同学的优点,促使他们扬长避短。每个人用自己的照片和名称自行设计A4纸大小的海报张贴在班中,一走进班级,每一个“闪亮”的同学都会映入大家的眼中。

“灵姐”“月灵姐”是学生们对通州区潞河中学赵月灵老师的爱称。赵老师也会不自觉地和学生打成一片:跟学生一起跑步,互相鼓劲;下雪时打雪仗,不分你我;因学生的一个可爱做法笑得蹲到讲桌旁边;会卷起袖子挥舞拳头激情上课……

管理魅力 小妙招打造优秀班集体

在教室这几十平米的空间里,处处都蕴含着教育的生机。

“让墙壁说话”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张彤的“魔术手”中实现了。校庆之时,她的学生将“我的校园是一条深沉的河流,河流两岸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的诗句献给母校;当班级在各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时,她就将板报主题调整成“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高二了,学生在周记中一次次地询问“学习的意义”时,“天天疑惑,天天相信”就成为了板报的主题……

在密云县果园小学王梦堃老师的班级里,有一个专门为孩子们储存成长的“爱的银行”,这个银行通用的“货币”是“班币”。当孩子们面带微笑,向老师问好时,一张“文明礼仪币”就会偷偷地溜进他们的桌斗;在他们争先抢着回答问题时,“学习币”已悄然降临;当孩子们在家主动做家务时,“孝顺币”见证了他们对父母的爱……就这样,学生们每天都忙着挣“班币”。“一张小小的‘班币’,将孩子们吸引在我的身边,乐于与我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一个常用的代币制,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引领他们健康成长。”王老师说。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