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第八中学马晓辉老师的教室中,有一张“笑脸墙”,马老师和学生相互约定,无论有多大的烦恼,看到这张“笑脸墙”都要笑一笑。每次面对怒气冲冲的学生,马老师都会先问一句“今天,你笑了吗?”,学生会转怒为喜,接下来的谈话就会很顺利。这是马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秘密,也是班级和谐的秘密。
人格魅力 用心静待花开
班主任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是班主任们在2007年,23岁的李文凤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毅然来到了北京偏远山区、素有“北京小西藏”之称的蒲洼,成为了蒲洼中心小学的一名老师。七年来,李文凤一直担任班主任并承担本校图书室主管工作。为了提高本班孩子的写作能力,她鼓励孩子记日记。她经常告诉孩子:“写作不是难事,只要用‘我笔写我心’就好,因为真实的是最美的。”因为她的鼓励,孩子写作文时笔与心都是自由的。山里的第一场雪、南下的候鸟、山里的生活……都成为孩子们笔下的素材。
回首24年的职业生涯,东城区板厂小学的张丽萍一直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良师益友般的和谐师生关系,让张丽萍的教育人生阳光明媚。近几年,张丽萍常教低年级学生。“孩子们说我像妈妈,做40个孩子的妈妈真是不易。”
每天下午1点到1点10分,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冯勉班上雷打不动的“教育十分钟”,每天冯老师都会在这个时间将近期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与学生们分享。“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生成。”冯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用心把养成教育通过自己的言行,撒向学生,撒向课堂,撒向每一处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嗅得出的地方,“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王静是北京市怀柔区渤海中学的一名山村教师。在9年多的班主任工作中,她用执着的坚守和默默的付出,收获了无数家长的信任和学生的爱戴。为了帮助这些家庭破裂的孩子走出阴霾,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王静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用专业的视角和方法引导孩子们宣泄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