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格与天地人格

2016-01-11 10:33 光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天下人格与天地人格

追溯原始宗教及夏商文化就可发现,华夏民族经历了一个祭祀帝神的漫长时期,而借此肃穆的祭祀礼仪活动,最终不仅没有委身于观念中的帝神,反而积极培塑了自己的心灵品质和精神体验,使得中国近3000年以来构建人格中心的传统文化成为可能。

“人格”一词在西方文化体系中,不论是古希腊时期的戏剧表演,还是近现代的心理疗治,本质上都是以案例标识个体与社会的紧张关系;而这个术语在19—20世纪之交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旋即融入“中学为体”、万古常新的文化血脉里,成为与“德性”一词相衔接的,标识人类生成意义上的终极性概念。如蔡元培立于“健全的人格”倡导新式教育,这种面向未来的健全人格与冯友兰会通传统的理想人格都表达了中国文化语境下对人格的基本理解:人格即人在属人的向度上的积极完善和拓展生成。

人格所内含的开放性与建设性、体验性与超越性特质早已为中国先秦哲学所关注。从厚重凝练的经典文献可知,素以践行为本的先哲们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直观眼前的天下之路,一是引领内心的天地之道。相应在人格涵养的意义上,可名之曰天下人格与天地人格。在先秦典籍中,“天下”与“天地”不仅频频出现,而且彼此相反互补,绝不混同。如孔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庄子云:“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地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等等。考究其义,所谓“天下”即指可对待、可作为的社会与自然,所谓“天地”即对人和一切物质来说唯有遵循、秉持的大全存在。由于“天地”具有绝对的整一性,因而象征最高理想人格的圣人必然涵溶于天地本性中,完全合乎这种广大无极、永恒普遍的本源属性。如果说“天下”是功利的、倾注的、现世的,“天地”则是自在的、中正的和恒存的。到战国末期,荀子集老、孔、孟、庄之大成而郑重提出“成人”论:“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作为开篇总结,荀子此语概括了先秦哲学之宗旨,即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根本目的,达到不为外物所诱、名利所动和天下所荡的天地境界。

天下人格和天地人格是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哲学区分,天下与天地之别并非从空间范围的意义来论的。这是因为家扩大而为国,国扩大而为天下,天下已是无所不包的整个世界,乃至现代科技所探索的外星及宇宙也仍包含于其中。究其实质,天下是人与实践对象的活动性关联,不仅包括物质工具式的活动,也包括言思抽象式的活动,因而天下必然是有所指向和面对的,人在自身与对象的关系中有所作为,形成和显现人自身的天下人格。哲学中的天地将人的视线移向宇宙,但不是物质形态的宇宙,也不是予以思考、测量的宇宙——“仰望星空”只是一个比喻,所谓天地取其渺茫无际、自在自足的属性之义。因此,天下依赖于人的生存实践活动,具有特定时空延展的性质;而天地则是永恒大全的象征,原本是无依赖、无对待的,但对人来说(也仅是对人来说)又具有敞开和召唤的特性。我们唯以全神贯注的方式来通达天地境界,形成富于精神力量的天地人格。

天地人格即修身之旨,成人之致,要靠人的高级的精神实践修养而成。这种精神活动是实际展开的,不仅有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与天下人格相互交织,相反而相成。所谓相反即指天下人格的实践是向外求,有着确定的具体对象,而天地人格的实践是向内求,返回自身的心灵和精神,构建虽无具体对象却能支撑和平衡向外求索的主体基石。老庄哲学之所以强调婴儿、赤子,不是也不可能是要人回到初生时期,而是指出每个人初期都曾经历一种“虚和”状态,随着外向实践的展开这种状态因心为物役而逐渐流失乃至于畸形。因此中国哲学在精神修养上的成就首先不是源自理论上的探索,而是源自生活实践的需要,并始终贯穿于精神体验实践之中。天地人格以其“侔于天”的博大境界和巨大能量坚定自我,充实内心,足以抗拒外在实践可能带来的一切消极影响。所谓相成,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知、情、意、行、物、事等要素构成的天下人格与生命觉醒后修养铸成的恬淡、博大、明澈的天地人格最终统合于一身。由于天下人格指向外在对象,从功用关系来论是“所以养”,天地人格指向内在精神,功用关系上则是“所养”,而且天地人格是使外向实践有所作为得以圆满实现的“能作为者”,故此居于“君临天下”地位的天地人格一向被视为成人典范的核心标识。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卫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