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帮孩子寻找“不听话”的缘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博)人文学院心理系副教授杜梅说,首先亲子关系如果建立良好,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因为“爱妈妈”而“乖乖”听话。但是家长更应该注意,“爱”的核心是允许孩子做自己。孩子哭闹、发脾气、“犯错误”,都是有缘由的。家长应该耐心了解、多加疏导。而不应该简单地以“我生气了”,来让孩子“放弃”自己的需要等满足家长的期待。
金宝贝西安早教中心指导师主任Icy也认为,亲子关系确实在育儿过程中非常重要,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对于父母教育的遵从程度。但是,不能为了害怕影响亲子关系,而去过度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也不利于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成人首先要思考自己是如何来界定孩子的“犯错”和“不听话”的。作为父母,不应该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孩子的行为,而要学会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如果孩子的行为真正触犯到了一些原则问题,那样父母要采取“正面管教”的方法,切勿娇惯,也切勿过于严厉,而要本着“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比如,2岁的孩子对于妈妈的护肤品很好奇,全都倒了出来。从成人角度看,孩子在浪费,在淘气。但是,从孩子角度看,他很好奇,是在探索,是在模仿,而这些是建立在他对母亲的行为观察足够细致的基础上。所以,妈妈可以先冷静一下,然后告诉宝宝,化妆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带着宝宝再来试几次,充分满足他的好奇心,然后帮他去转移注意力到其他事情上。
▲家长不能用情绪指责孩子,要先学会自我情绪管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贾宇认为,给孩子说:“妈妈生气了!”无形就是告诉孩子妈妈要发火了,家长如果用情感控制孩子的行为,那将导致孩子要么学会察言观色,要么学会阳奉阴违,做事情不是遵循规则和凭借自己的判断,而是去看妈妈会不会高兴,不利于孩子的规则感建立。要跟孩子事前约定,建立规则,当孩子的行为确实违反了约定时,父母可以用约定的惩罚规则来制约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警告孩子再不停止妈妈就生气了。
对于孩子犯错,父母的态度很重要,要能接受孩子犯错误,同时也要及时制止错误继续,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要让孩子反思,刚才自己哪里/怎么做所以触犯了规则,要如何改正才能不违反,切记不能用情绪指责孩子。
西京医院幼儿园大一班班主任李杨娟表示,平常生活中,孩子犯错、不听话,不仅让父母大伤脑筋,也是幼儿园老师的“家常便饭”。面对幼儿情绪失控,我们的角色更多像个消防员,承担着“灭火”的责任。其实,当孩子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时,“导”更胜于“灭”。幼儿园有一个《比比和朋友》幼儿情商教育项目课程,旨在促进儿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作为一名授课教师,除了在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识别情绪,感受情绪,一同探寻应对各种情绪的策略,还要引导家长处理好亲子关系。比如,特别遇到孩子犯错时,急脾气的父母总是想用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这时候大人应该学会等一等,先深吸一口气,倾听孩子的诉说,忍一忍,悦纳孩子的情绪。作为父母,更应该接纳孩子的优缺点,分享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做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