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的“微笑面具”
在“青年之声”平台上,抑郁症成为网友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网友小龚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她打算毕业后出国留学,但语言考试和对成绩点的要求让她十分担心无法申请到满意的学校。“前段时间我有些自暴自弃,压力越大越想逃避,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了抑郁症。”
对此担忧,“青年之声”志愿服务联盟导师韩美英回复说,“抑郁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释放和缓解,长期积攒其实是很容易引发轻度抑郁症。”
记者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的随机采访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抑郁症离大学生并不遥远。但对抑郁症的基本知识却知之甚少,多数学生表示对抑郁症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媒体。
“此前通过媒体报道一些患有抑郁症的名人,关注过抑郁症,也听闻高校学生因为抑郁症自杀,”来自武汉的小林同学认为自己并不存在心理困扰,因此没有详细学习过抑郁症的知识。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往往通过活泼开朗的表象来取悦别人,却忽视对自己的内心需求。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抑郁作为一种情绪状态,像喜怒哀乐一样,每个人都会出现,往往通过自我调节就会自行消退,不影响正常 生活。但是抑郁症作为一种异常心理状态,从情绪、认知、动机和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异常反应。”中央电视台特邀心理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柏燕谊认为,孙腾 霄更类似于“微笑型抑郁”,“大家看到的都是他开朗活泼的一面,很少看到他不开心的时候。但是,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往往是通过活泼开朗,受人欢迎的方式来讨 好身边的亲人、朋友,而在内心深处,取悦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内心需求的忽视。”
柏燕谊介绍,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通常有四个方面。在情绪方面,悲哀和沮丧情绪非常明显,常常对生活感到绝望, 无法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在认知方面,对于自己和外界均持有负面的想法。在动机方面,对于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失去行动的意愿。在 生理方面则出现明显的睡眠障碍,没有胃口,浑身无力,极度疲惫,失去生命力。
陆小凤建议,大学生可以选择宣泄疗法和运动疗法控制抑郁症。“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而言,人都有交流、宣泄、归属 的需要,保持与家长(微博)和朋友的沟通,同时扩大朋友圈,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另外,坚持定期户外运动的习惯,阳光是极好的天然抗抑郁药物,因此有冷淡消 沉、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下降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在阳光照耀下会渐渐找回放松的心情。”陆小凤强调,心理咨询只是初步诊断,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想要获得专业、 细致的治疗效果,应该尽快向心理科医生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