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停课 互联网助力“不停学”(2)

2016-01-25 09:01 光明网-《光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雾霾天停课 互联网助力“不停学”

课程内容

需要线上线下相互协调

“雾霾期间,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景山学校设计了不同的内容,既有教材的拓展,也有兴趣的培养。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景山学校六年级组组长凌杰告诉记者,比如在语文综合学习里刘佳老师的“雾霾的前世今生”一课就颇受学生们欢迎。不仅从“霾”字入手,探究古代霾的含义,还通过阅读文字、图画、图表等多种形式,说明什么是霾。

“我们会鼓励学生自己统筹时间,自主创意实践。”广渠门中学副校长邢颖告诉记者,在家学习有别于学校的课程安排,可以自由读书,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校还针对中学生特点,要求完成“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对防治雾霾建言献策”、为英文电影配音等开放性作业,充分贴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传统教育和线上教育各有优势,传统教育优势在于互动,能看着学生的眼神和表情随时调整课堂的节奏,而线上教育学生可以有充分的选择性。从长远来看,课程内容需要长期规划,需要线上线下相互协调有弹性。”在刘成章看来,目前的几种线上教育形式各有特色:微课是对知识点的浓缩精讲,适合预习复习;视频直播还原了真实的课堂形态,但互动性和课堂效果不易评估;而在微信、QQ上,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方式对教师的课堂组织形成了一定挑战,而他们共同的优点则在于跨越传统班级,实现资源共享。

未来教育将更个性化

“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在硬件环境建设上有了巨大发展,在教学应用上要探索信息化的深层应用、创新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学习选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杰夫认为。

“选择性、适应性、个性化、精准,这是未来学校变革的基本趋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胜泉表示,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将成为学校的日常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服务的来源不一定来源于自己的学校,完全可以来源于隔壁的学校,来源于大学、企业甚至家庭,学校服务的供给具有了选择性,互联网的服务一定会进入到校园里。

余胜泉认为,在未来的学校,学生和家长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可以更精确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结构以及其认知特征,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未来学校的形态是一种自组织的。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靳晓燕 刘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