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

2016-02-03 16:10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人在 囧途

再有几天就是农历新年了,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们陆续踏上了归途,回乡和家人团聚。这是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无论回家的路多么遥远,多么艰辛,只要家的方向在,便义无反顾。这些年,得益于国家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大学生的回家路已经较过去轻松了许多,但仍有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不得不经历“人在囧途”。

在“回家之路艰难”和“回家之心坚定”的碰撞下,年轻的90后大学生们启动了他们的睿智,有驾照的第一次长途自驾;会“滴滴”的选择跟人拼车回家;二线城市买不到票,那就去一线城市绕一绕;暴风雪挡得住飞机,却阻挡不了一颗返乡的赤子之心……

租车

自驾

后备箱里

装满北京特产

正读研究生三年级的刘浩明家在河南信阳,距离北京大约1000公里。往年小刘回家都会选择在学校订火车票,但如今临近毕业的他在一家公司实习,腊月二十才放假,“这时火车票已经非常抢手。”小刘说,从信阳火车站回家还需要倒两次城乡客车和公交,即使坐高铁,旅途也得大约10个小时,这让他萌生了租车回家的念头。

两位老乡听说小刘要自驾回家,也要求同行,并表示愿意分担油钱。这样一来,小刘的租车、驾车费用被明显摊薄,春节走亲访友也方便。小刘大四时考取的驾照,虽然也曾租车自驾去京郊游玩,但上千公里的驾车旅程还是第一次,他不敢大意。取车时他就让租车公司的人测了胎压,检查了机油、防冻液,确保万无一失。当然,回家的年货必不可少,光烤鸭他就带了4只,还有果脯、糕点,“过去坐火车不方便,从没给家里带过北京特产,这回自己开车,一定得补上。”小刘说。

1月30日早晨6点,载着两位同伴,小刘驾车通过杜家坎收费站,驶上了京港澳高速公路。他们在邢台、安阳、郑州的服务区进行了休息,“基本上两三个小时歇一歇,不敢疲劳驾驶。”当晚8点,小刘的车驶入了自家的院子,等候多时的父亲特意在院子里装了一盏灯,“说怕我停车看不清地方。”屋里,母亲正把做好的饭菜再热一遍,“他们都没吃,在等我。”小刘报平安时兴奋地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张航 J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