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劳务价格与人事薪酬制度
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指出,针对儿科医师紧缺现状,国家卫计委主要采取了四项人才培养措施。
一是加强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于2014年在全国推动建立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将儿科作为紧缺专业下达培训招收任务。2015年招收儿科住院医师3976人,比2014年又增长了20.9%,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在成为儿科医师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是与教育部深化医教协同改革。与教育部共同对10所省部共建院校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儿科专业人才培养。同时,在教育部指导下,2015年新入学的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关要求进行培养。
三是启动了儿科医师转岗培训。2015年,协调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制定培训方案,拟转岗培训儿科医师1820人,目前各地正在按照国家要求有序推进。
四是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向儿科专业重点倾斜。2014—2016年,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共审核公布了1770项儿科专业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年增长率达到33%。
五是建议在三医联动深化医改中调整儿科医疗技术劳务价格,建立符合儿科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增强儿科岗位吸引力。
金生国说,针对儿科医疗保健不断增长的需求,国家卫计委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一是支持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儿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扩大招收规模,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大力开展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十三五”期间,将儿科年度招收计划由每年4000人提高到5000人,并且随着儿科岗位吸引力的增强,进一步扩大儿科专业招收规模、提高招收比例。
三是在今年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时,优先考虑儿科发展需求,着手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儿科专科医师。
四是继续深入做好儿科专业继续医学教育,动员组织重点儿科医疗机构加强进修教育、远程培训,重点为中西部地区培训一批儿科骨干人才。
五是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加大全科医生的儿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