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新郎娶16岁新娘” 农村青年早婚的背后

2016-02-25 08:5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Q图片20160225085006

资料图片

千龙网综合报道 近日,一个名为“广西宾阳13岁新郎迎娶16岁新娘”的网帖在网上热传,照片上新郎新娘都长着一张娃娃脸。经调查,这对新人实为马山人,已认识一年多,均满16岁。在一些农村地区,早婚已成一种见怪不怪的常态。而早婚的背后,隐伏着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分歧与观念冲突。

现象

16岁新郎娶同岁新娘获家长支持

据南国早报2月22日消息,这对新人并非宾阳人,而是马山人。新郎新娘二人去年相识,照片是他们在2月15日摆喜酒时传出来的。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新郎新娘虽然穿着结婚礼服,但感觉两人都稚气未脱。

新娘小吴说:“说我爱人13岁都是胡编乱造,我们都是1999年出生的,满16岁了,只怪我爱人长着一张娃娃脸。”

据小吴介绍,她男友上完初二就不读书了,已经在南宁打工两年,自己去年上完高一就不读了,“我们认识一年多了,结婚是迟早的事,所以就把喜酒办了”。他们打算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再去领证。

新娘子还表示:“家长是支持我们的,要不然也不会办几十桌的喜酒。”对于有网友称他们是怀孕了才结婚的说法,小吴予以否认。她说,网上最初传出的婚礼照片都是亲属向他们表示祝福的,不知为何后来越传越离谱。

隐忧

早婚现象隐射农村两代人的爱与痛

从表面上看,早婚是婚恋焦虑下农村青少年的“早熟”;从本质上讲,早婚则是农村青少年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产物。早婚的背后,隐伏着农业社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分歧与观念冲突。早婚通常都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为何?一方面,帮助子女成家立业既是父母的道德责任,也是父母的情感义务;另一方面,早婚不仅可以加速孩子的成长,也可以降低婚嫁的成本。此外,在一些地方性共识中,早婚成为衡量一个家庭社会资本的标尺,能够帮助人们赢得正面的社会评价。

知名人类学家闫云翔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子女“跳出农门”无望的背景下,早婚关系是代际关系变动的结果,即养老倒逼婚姻——父母希望早日完成人生任务以便趁年轻力壮为自己积攒养老资源,子女在接受早婚要求的同时也通过婚姻向父母索取了大量家庭财富,代际之间的理性博弈助推了早婚的出现。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