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四中初三(10)班李一鸣:《古城古韵》

2016-02-29 16:3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指导教师  刘希杰

 

    每一座城都有一段沧桑的历史,而每一段历史都应当被人们铭记!

    我喜欢家乡,不是因为它的繁华;不是因为它的车水马龙;更不是因为它昂贵的物价,而是因为它是一段有历史的城。如果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我会自豪地说:我是昌平人!

(一)历经沧桑巩华城

    家乡的风景很多,大到居庸关长城和明十三陵,小到朝宗桥和安济桥。每一处历史遗迹必定会有一段由繁华到衰落的历史。我最喜欢的古迹是巩华城。巩华城位于昌平境内的沙河镇辖区,据北京德胜门有二十多公里,从建成到现在大约已有将近600年的历史了。巩华城规模宏大,有四座城门,分别是:展思门、镇辽门、扶京门和威漠门。有一条大道直达京城,其中寺庙不尽其数。

    走进巩华城,你会为它沧桑的历史感和浓郁的历史气氛所感染。即使是六百年后的今天,似乎还能隐隐感受到当年这座城的繁华。当年明朝的皇帝来到沙河行宫时那威严的队伍已永远不在,当年的繁华也已不复存在。但是巩华城给人们留下了当年的那段历史,从扶京城门往外看那一座座的城墙,斑驳的石块似乎在倾诉着什么历史的故事......

(二)风华依旧朝宗桥

    朝宗桥与巩华城一样,都位于昌平区沙河镇辖区内。人们习惯于叫它沙河大桥。

朝宗桥也是建于明朝,也算是昌平辖区内比较古老的一座桥了。走近朝宗桥,上面早已铺上了厚厚的水泥,但是从桥下面的土路看还是可以看得出朝宗桥那悠久历史的痕迹。

明朝迁都北京,在天寿山建陵墓,先后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拆掉南北沙河水上的木桥建石桥,北曰“朝宗”,南曰“安济”。朝宗桥为七孔石桥。全长130米,宽13.3米,中间高7.5米,七孔联拱结构,桥两旁有石栏柱53对。是明朝帝后、大臣谒陵北巡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塞北的交通咽喉。它与卢沟桥、永通桥(俗称八里桥),并称为“拱卫京师三大桥梁”。

许多的历史遗迹似乎现在都不再像当年那般繁华,有的只是向懂它们的人默默倾诉着那段历史,就像巩华城一样,往日的风光已不再存在,只剩星星点点断壁残垣;还有的比如安济桥,如今仅仅是一个历史名字!而朝宗桥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洪水冲击,依旧坚固如初。其中在1937年7月还曾遭到侵华日军炮轰。现在的朝宗桥依然在发挥它的交通功能,堪称奇迹!

朝宗桥与巩华城只是家乡昌平的两处古迹代表,昌平的名胜古迹还有很多,现代景观也很多。昌平,人杰地灵。我爱昌平!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