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教师探索网上卖花椒 帮留守儿童留住爸爸妈妈(5)

2016-03-01 19:50 京华时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乡村女教师探索网上卖花椒 帮留守儿童留住爸爸妈妈

□未来

召唤留守儿童父母回家

去年12月份的时候,花椒已经卖出去400多斤,也走进了北京、上海、广州、河南、河北。但花椒的需求量有限,康康没有资金大批量囤货,在微信群朋友的鼓励下,康康开始推出其他农产品。她瞄准了当地的另一个特产——丑苹果,一种味道清甜却“长相丑陋”的苹果。

意料之外,“丑苹果”给康康的店铺带来了一线生机,经营又开始好转。苹果季节结束后,又增加了天麻。为了保证天麻品质,她从家开车到离鲁甸县城170多公里的天麻产地考察。“我要把鲁甸当地最好的产品推出去。”康康说,购买苹果、天麻后这些人会被邀请进花椒群,康康会把爱心花椒的故事讲一遍,不少人买苹果的同时也会买花椒。

但农村日常销售花椒价格很不稳定,前两三年曾经低到15~25元一斤,高的时候三四十元,这两年高一些,今年是最高的,可以卖到55元,但波动很大。如果能自己把握销售渠道,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合理的价格,对农民来说自然是获益的。“而且我们发现花椒籽油、花椒杆,这些可能比花椒本身更有价值,但老百姓不知道,都扔掉了。”康康把开发这些产品列在了之后几年的计划里面。

新的一年开始,康康的爱心花椒店也在做新的尝试。“我们的爱心花椒微信群里有做公益的、做媒体的、做企业的,原来是大家零散的支持,最近我们正在讨论更详细的计划,2016年团队的工作会更规范化和有计划性。”康康说。

康康认为,灾区要想发展起来,你给它捐赠多少物资,捐赠多少款项,它永远是输血式的,如果能带着本地青年和老百姓们把东西卖出去,这本身是一个劳动过程,也是一个自力更生的过程,鲁甸要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只有这样,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也才会回来。

康康也正在申请基金会方面的支持。去年10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基金会、香港乐施会三家基金会走进鲁甸,旨在支持本地的公益机构发展,康康努力向基金会提出申请。接下来不久,会有几家基金会来考察项目。

如果有了项目支持,康康希望可以培训鲁甸的返乡青年,把鲁甸本地好的农产品推出来。对于团队定位,康康说:“我们会一直坚持公益属性,未来可能会走社会企业的方向,毕竟花椒始终是一个产品,要符合市场规律。”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任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