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长期受妈妈冷暴力,女儿变孤僻(2)

2016-03-02 20:33 现代快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爸爸长期受妈妈冷暴力,女儿变孤僻

案例

丈夫受妻子冷暴力

孩子心理受影响

王明、马红(化名)夫妇和王明父母一起生活,家里还有一个即将上小学的女儿。一天,马红突然到妇联求助,称遭到家暴。妇联的工作人员核实后却发现,遭受家暴的是丈夫王明。

原来,马红和王明因为家庭琐事吵了架,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王明就说要出去转转。这让马红十分恼火。王明回来后,马红又和公公吵了起来。争吵中,马红大喊自己被家暴了,并找到妇联反映情况。

妇联在调查中却发现,马红经常对王明各种呵斥、冷言嘲讽。而王明和父母只能忍耐。

当着孩子的面,马红也说丈夫的不好,还要求公公婆婆搬出去。长期下来,女儿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人变得孤僻,不爱说话了。

南京市妇联宁姐工作坊的心理咨询师谭春霞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后来的咨询中发现,马红说话直来直去,但王明一家都不善于表达,这种不平等的沟通方式最终导致了语言暴力的发生,她建议夫妻俩加强沟通。

首份保护令

江苏发出反家暴法实施后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3月1日上午,淮安市清浦区人民法院依法向申请人陈某发出首份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书,从即日起6个月内,禁止陈某的丈夫赵某对陈某实施任何形式的殴打行为,如违反上述禁令,视情节轻重对其进行处罚。据悉,这是《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当天,江苏法院发出的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2015年12月,清浦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庭审中,被告陈某称曾遭受过丈夫撕扯头发、打耳光等家暴行为,导致晕倒被医,后经民警出警协调解决。平时,赵某常因一些小事对她打骂。但考虑到近四十年夫妻感情,陈某不同意离婚。陈某告诉法官,她害怕回家后还会遭遇殴打,所以向法院提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

庭审中,法官对赵某进行了耐心劝导。庭后法官再次与赵某沟通时,赵某扬言“不好就打”“忍不住就打”,仍欲用家暴达到离婚的目的,后经法官批评教育,赵某表示放弃上述想法,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相关事宜。

昨天,淮安清浦法院发出首份人身安全保护裁定书,禁止赵某对陈某实施任何形式的殴打行为,如违反上述禁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将予以训诫,并视情节轻重对其处以罚款、拘留。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顾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