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农村的第一代打工者 如今都在哪?过得还好吗?

2016-03-04 14:32 中国江西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走出农村的第一代打工者 如今都在哪?过得还好吗?

回乡创业者陈荣明——

在外打拼18年回村办起家具厂

陈荣明回村办起了家具厂

43岁的陈荣明是湾里区罗亭镇义坪村人,早年靠着父亲的手工活和家中的几亩薄田维持生活,陈荣明17岁时就外出打工,当时家里一贫如洗,一家六口居住的还是土房。

从20世纪90年代起,陈荣明在南京多家酒店做帮厨。后来,陈荣明干脆把南昌的瓦罐汤“复制”去了南京。

“父母年纪大了,一直漂泊在外总会想家。”2008年,在外打拼了18个年头的陈荣明关掉了南京的瓦罐汤店,带着妻子和小孩回到了义坪村。

老家罗亭镇义坪村周围山林茂密,陈荣明掏钱利用山林资源办厂,主营成品定制家具业务,厂址就设在义坪村内。“区里、镇里都给了优惠政策,办厂的前两年都免税,这让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业务。”家具厂从2008年起步,如今是一家有着注册商标的名牌木业有限公司。2015年纯利润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元。

“现在村里年轻人再也不用像我一样,那么小就出去打工吃苦了,在家一样可以打拼创业赚钱!”陈荣明说。

环卫工朱木根——

“漂”在南昌日子久了忘记乡愁

独自漂泊在南昌的朱木根

万载县三兴镇仓前村人朱木根,今年60岁。他20多岁时就离开了老家,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打工的痕迹。2004年,48岁的朱木根来到南昌,成了一名环卫工人。

从离家外出打工到现在,朱木根一直是孑然一身。在南昌从事环卫工12年,他还曾因未办理身份证件只能露宿街头。

今年春节,朱木根也是自己一个人在南昌度过的。和往年不同的是,因为去年本报对他的关注,让他在环卫所附近的民房里有了自己的一个单独居所。

“我习惯一个人了,现在有了房子有了家,吃饭可以自己煮。原来真没想到,自己可以过这样的生活。”朱木根对现在的生活挺满足,已经淡忘了前些年一个人四处露宿的苦日子,而是一心一意,想着用几张被其他人家丢弃的挂历纸布置自己的房间。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