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城市将取消四类人落户门槛(4)

2016-03-06 08:33 北京青年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大中城市将取消四类人落户门槛

就医

打造30分钟医疗服务圈

退休人员异地住院医疗费可直接结算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全面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益民服务。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城乡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逐步扩大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重病、疑难杂症医治能力,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降低10%。将唐氏综合征、耳聋、地中海贫血等20种疾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检测列入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方案。全面推行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为7.5‰、9.5‰、18/10万。新增产床8.9万张,力争增加产科医生和助产士14万名。

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加强并规范化培养住院医师50万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2名。

优化医疗机构布局,推动功能整合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能力提高及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实施家庭签约医生模式。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医疗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基层和农村流动。提升健康信息服务和大数据应用能力,发展远程医疗和智慧医疗。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十三五”时期全国总人口14.2亿人左右。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孙丰源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老百姓真正从健康中国建设中受益。

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

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发展体育事业,加强群众健身活动场地和设施建设,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和运动技能,推广普及足球、篮球、排球、冰雪等运动,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展群众健身休闲项目,鼓励实行工间健身制度,实行科学健身指导。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发展体育产业。

加强体质测试与健身指导服务,推动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乡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李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