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二孩家庭可酌情减免个税(2)

2016-03-10 08:21 北京晨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全国政协委员建言:二孩家庭可酌情减免个税

强制检测高几率出生缺陷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李铀称,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到来和出生人口的增加,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面临新挑战。

我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总数近百万例,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5.6%。每年因神经管畸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人民币,因先天愚型治疗费用超过20亿元,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费用高达120亿元人民币。

在我国三级干预措施体系中,只有原卫生部于2009年出台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要求强制进行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听力障碍这3项检查,其他一二级干预措施如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以及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目前尚无相应法律法规要求强制进行。

目前我国采用的多是医院检测模式,即医疗机构对怀孕28周到新生儿出生7天内发现的出生缺陷为监测目标。但是出生7天后才发现的出生缺陷并未纳入统计范畴,导致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实际数值差距较大,检测数据为15%。左右,实际发生率为5.6%。

李铀建议制定专门法规,强化出生缺陷干预支持政策,将发生率较高的出生缺陷列入强制性检测项目。如在地贫高发地区增加地贫筛查项目,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将先心病等病种纳入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模式,逐步扩大监测范围至出生后42天,甚至出生后3-6个月,将出生后逐步发生的出生缺陷纳入监测范围。

为二孩家庭减免个人所得税

全国政协委员、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良提案表示,目前我国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比较高,再加上没有人帮助照顾,不愿生育的妇女占有较大比例。为了让更多家庭愿意生二孩儿,政府有必要出台一些鼓励性政策,减轻育龄夫妇的负担。

王志良建议,第一要加快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同时增加对不执行政策用人单位的处罚措施,维护女工生育期间的经济利益。

第二是要提高生育医疗津贴的标准,将部分生育医疗费纳入医保。近年来,随着医疗消费项目增加和医疗消费层面多元化,参保女职工在妊娠期间、生育期间,由于并发症、综合征等进行检查和治疗造成的费用,医保报销界限比较模糊。一些项目不得不自费,使得生育成本增加。为此,适时适度调整生育津贴,建立生育医疗津贴与物价和工资相匹配的增长机制非常有必要。

第三是要帮助女职工减轻育儿的照料压力和经济负担。如延长产假。我国的产假相对较短,建议可延长到180天。另外还可以为二孩儿家庭减税,对于生育二孩儿的夫妇,可酌情减免个人所得税。

王志良表示,总之,要避免全面“二孩”政策遇冷,必须要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让老百姓愿意生,养得起。(记者 张璐 王歧丰)

二孩那些事儿

医生短缺

我国符合二孩政策的夫妇有9000万对左右

每千名0-14岁儿童儿科医生数仅为0.53人

生育风险

出生缺陷发生率检测数据为15%。左右

实际发生率为5.6%

面临挑战

1.公共服务配套挑战

2.看护需求增加对人口调控的挑战

3.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挑战

鼓励政策

1完善生育保险

2提高生育津贴

3延长产假

4减免税费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张璐王歧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