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距离“创业”有多远?美国家长是如何教娃创业的(2)

2016-03-11 09:23 中国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孩子距离“创业”有多远?美国家长是如何教娃创业的

要创业先学会独立抗挫

借鉴美国家庭创业教育的经验,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发挥家庭的创业教育功能。

首先,家长应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孩子的想法和独立自主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让孩子养成敢于批判、勇于质疑的思维。我国的家庭教育更多地强调家长权威,很多家长错误地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或把孩子看成是完成自己梦想的工具,事无巨细地包揽孩子的一切,为孩子甘愿“做牛做马”,以至于很多孩子习惯于听从父母的意见,没有学会如何选择。即使成年,生活上仍不能独立;即使工作,仍需“啃老”,难以在社会上独当一面,更别说独立创业了。

其次,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即教会孩子如何正确认识挫折,积极防范挫折,理性分析挫折,科学应对挫折。创业是一项艰难且充满挫折的事,抗挫折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功与否,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必须注重挫折教育。父母可以通过讲述创业者的典型案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孩子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应摈弃“成者王侯败者寇”以及唯成功论的思想,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香港首富李嘉诚从小在苦难中成长,在逆境中奋进,正是有这样的经历,才使得他后来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屈不挠。

父母不仅应向孩子讲述创业者的成功,更应该让孩子从这些创业者身上学会如何克服挫折,获得最终的辉煌。我国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孩子被视为家庭的轴心,父母一切围绕孩子转,过度的溺爱和保护往往使孩子变得脆弱,面对挫折不堪一击。创业不是纸上谈兵,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到社会上去历练,去磨砺,为日后成功创业打下基础。

最后,注重培养孩子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家长应摈弃儒家文化中的陈旧观念,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等。不要向孩子灌输长大后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或到企业当“白领”才称得上是正道,而创业风险太大,是找不到工作不得已而为之的表现等观念。而是多给孩子讲述中外白手起家、创业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鼓励孩子去冒险、去创新,培养孩子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总之,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家庭教育更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因此,只有重视和加强家庭的创业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