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母婴室有点赞有吐槽(2)

2016-03-14 15:34 bjd.com.cn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公共场所母婴室有点赞有吐槽

妈妈吐槽

1、无私密性不时有人进来玩儿手机

除了一些比较贴心的母婴室,有些妈妈也确实经历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使用体验。春节期间,记者带着孩子去荟聚购物中心的儿童卫生间兼母婴室上厕所,当时儿童马桶边的手纸用完了。而且,记者和孩子在这里待了大约10分钟,看见不时有商场的服务员走进来,他们站在那里似乎就是为了休息一下,基本就是看一会儿手机或打个电话。一个走了另一个又进来,没有私密性可言。

2、拉着帘子遮挡只能哺乳想洗手得出去找卫生间

有的母婴室只有哺乳室功能,如果想洗手、扔脏了的纸尿裤等垃圾,只能出去后找卫生间完成。比如首都儿研所的一楼到四楼,都有简单的母婴室,用一个帘子遮挡着门,面积仅3平方米左右,里面就有俩椅子一张桌子,顶多供两个妈妈同时在里面,一个可坐着哺乳,一个可在桌子上给宝宝换个尿布。“此外,比较没有安全感的是,担心有男士会拉开帘子闯进来。”一位姓方的妈妈对记者说:“以前我遇到过一次,一个爸爸闯进来找自己的爱人和宝宝,我正在一边儿给孩子喂奶,就礼貌地说了他应该在外面等。谁知道人家说我又没看你,都是当父母的,你怎么那么多事儿!”没有门只有帘子,或是门不能被反锁,都让妈妈们感觉无奈。一位姓王的妈妈告诉记者,儿童医院门诊楼的哺乳室里边有两个并排的座椅、一个洗手池和一个婴儿打理台,但哺乳室无法从内部锁上,推门便可进入,有时会看到爸爸们进去给宝宝换尿布。

记者手记

设立母婴室是文明

去年年底,“地铁哺乳照”事件曾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如何保证一个母亲在公共场所能有尊严的喂养照顾宝宝?母婴室是个最佳“答案”。当代社会,在公共场所设立母婴室,是城市文明进步和人性化程度的体现。

记者采访后发现,本市各大公共场所母婴室的设置,虽然尚有“槽点”,但确实已有很大进步。合格的母婴室,不仅能为哺乳期妈妈提供相对独立的哺乳、休息地点,减少可能引起的感染,防止偷窥、偷拍等不文明行为,还可极大的鼓励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对下一代的健康有利。母婴室不应该只是有,还需要注重日常的监管和维护,比如定期消毒、维护设施。

正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歌手谭晶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做了母亲之后,她每次带孩子出行都很焦虑:在国内许多火车站、地铁站和机场,“母婴室”要么尚未设立,要么设置极为简单,通常只有一副桌椅,洗手池、尿布台等必备设施几乎不存在,很难满足母亲为孩子哺乳、换尿布等需求。为此她建议,各级政府应当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源头做起,将母婴室的建设列入城市规划范畴。可在公园、商场、车站、广场、大型商务楼、写字楼等公共场所规划设立母婴室以方便市民。同时,建议将建立母婴室纳入建筑标准的强制性规定,围绕母婴室建设制定专门的建筑标准。此外,应通过立法明确,在公共场合哺乳是一个母亲的基本权利,并对拒不执行哺乳法规的单位和企业进行处罚。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