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选经典诵读小博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3月14日,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北池子校区举行的升旗仪式上,二年级一位同学诵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台下360余名学生一起吟诵起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北池子校区校长吕红介绍,从去年学期末至今,校区的升旗仪式就加入了古诗文诵读环节,这是北池子校区“走进中华古诗文”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校区通过开展晨间古诗文诵读、午间古诗文讲读、升旗仪式展示、古诗文简笔画、评选“经典诵读”小博士等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古诗文,提高语言素养,启迪智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目前,北池子校区学生已经诵读了《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读本。本学期,学生开始《中华古诗文读本》的诵读,整套读本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册,收纳301篇古诗文,包括《论语》、《老子》、《礼记》等传统古典诗文。校区将诵读内容分层并设立奖项,如学生背诵完《子集》,就会得到“子集小博士”的奖状,如果有学生将12册全部背诵下来,学校会颁发“经典诵读小博士”奖。记者获悉,孩子们背诵的积极性可高了,不仅是晨读时间,午间、课间都能看到孩子们捧着书背诵的身影!
全方位融入传统文化
除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外,北池子校区还结合书法教育、戏剧教育、“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全方位融入传统文化,发展校区特色。作为书法特色校,北池子校区从低年级开始就实行硬笔和软笔相结合的书法教学,开设午间书法精英班和校本书法班。校区德育主任兼书法老师马文华说:“我们倡导不论是日常课堂还是书法课,提笔即练字,争取人人写一手好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记者在学校的宣传片中看到,古色古香的大殿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老师正在教孩子们表演《弟子规》吟唱。北池子校区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成为了“北京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项目的受益者。在“高参小”项目中,资源带携手中国儿艺开设戏剧课程,北池子校区360余名学生都参与到了表演基础和舞蹈形体的必修课中来,学习传统戏剧表演的同时,也学习西方戏剧和舞蹈,使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本学期,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全面开展“非遗进校园,一周一传承”的活动,非遗传承人将轮流给各年级学生上课,每周一次,让传统艺术走进课堂。3月9日,金·马派风筝传承人吕铁智老师就为二年级上了以“风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孩子们听民俗、画风筝、放风筝,在实践中学习传统艺术。同时,北池子校区还开设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围棋、中国鼓、葫芦丝等校本课程。让学生体验传统艺术,提高艺术修养。
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滕亚杰校长说,作为皇城脚下、离故宫最近的一所学校,任何人走进北池子校区,都会被其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环境所感染,我们选择全面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什么是环境育人?孩子们在这里读书,会接受一种与众不同的熏陶,他们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好奇,随着了解逐步深入,他们也会被传统文化打动。学校旨在将传统文化扎根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