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带火教培产业?(3)

2016-03-23 08:28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斜杠青年”带火教培产业?

在尚德机构创始人欧蓬看来,像徐莹一样,愿意在日常生活之余学习一些别样知识的群体日渐增多,年龄分布主要在85后一代。这个群体有几个典型的特征:他们出生于物质、文化更加发达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兴起,这代人的普遍特征是见识多、兴趣广;他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和期待,要远远高于父辈;他们更愿意尝试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而非仅仅找一份养活自己的“饭碗”……

欧蓬指出,互联网时代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命运,现在的年轻人不用靠拼家庭背景、拼财力和人脉,完全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才华就能取得成功。而要想获得这种实力,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多重的技能储备,这就需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投资”,而这也给教育培训机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机遇上来讲,它为教育培训机构创造出更多的需求;从挑战上来说,它势必给培训机构的课程研发、师资配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把握市场的脉搏及时地调整和创新,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尚德机构在提供自考、成考等学历教育培训产品的同时,又开发出会计证书、人力资源师、教师资格、项目管理师等职业证书类培训,包括在2016年年初推出的设计课程,都是这种想法的体现。

互联网教育

为多重职业“护航”

互联网教育则为多重职业打开了一道门。

有一个在新疆大山林场工作的年轻人,对大山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憧憬着有一天能够走出去,于是他上网选择了会计课程,希望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而如果没有在线教育的话,想做到这一点是很难想象的,除非办学点开到了大山里。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大家都可以方便地进行学习,这就为更多人创造了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像这个大山中的护林员,通过在线学习掌握了财会的技能,为其多重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教育培训机构也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加快了发展的速度。以尚德机构为例,2014年6月6日全面停止了线下面授模式,转型互联网教育模式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生源所在的城市就扩大到了一百多个。

在职人员学习是件非常辛苦和不容易的事。在传统面授时代,下了班还要再“转战”教学地点去学习,交通拥堵等因素都要耗费学员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很多人往往难以坚持下来。而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则为学员们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学员下班回到家里,躺在沙发上都能收看在线课程,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学习也变成了一件不再痛苦和更加容易的事情。

目前,不少互联网教育公司还在尝试着将韩国演艺界主播化的模式引入到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甚至为学员充当起了心理辅导的角色。而这种“无痛学习”模式,使学员的出勤率大幅提高,通过率也比传统面授机构高出两三倍,无形中便利了人们获得更多的技能,为进军多重职业创造了条件。

教育专家表示,互联网时代不仅是“斜杠青年”这个概念诞生的基础,还有望改变舆论普遍探讨却又迟迟没有定论的“社会阶层流动”问题。此前,即便高考改革的呼吁声从未停止,舆论热度居高不下,“一考定终身”的教育现状短期内还是很难改变。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这个时代的社会阶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乐于“自我投资”的年轻人,可以完完全全通过自身实力和才华就能获得个人成功,“人人平等”将不再是句口号和空话。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谭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