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通州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会在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举行。
会议对2014-2015学年度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首都特色优质原创课程辅助资源先进单位,2015-2016年通州区地方、校本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审获奖教师等六个奖项进行颁奖。通州区各中、小学的课程领导和骨干老师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当天,8所课程改革先进校分为小学和中学两组,分别进行研讨交流。中学的研讨主题是“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实施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安排与计划”,小学的研讨主题是“10%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小学分会场上的发言,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何莲芳指出,课程建设要从做“加法减法”改为做“乘法”,具体可以从顶层设计、系统思考、核心素养、项目学习、评价促进等方面加以落实,使课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建设的“主脑”,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挑战性和研究性,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
北京市教科院课程中心课程室主任朱传世针对中学分会场进行了点评发言,对如何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行了讲解,他提出可以从三级课程统整、九大素养统整、领域内统整、模块化统整、主题与专题之间统整、学校活动统整、单一资源统整、多空间统整、修习方式统整、教学方式统整、评价方式统整等要素进行,并指出课程是盘活学校教育教学棋局的核心棋子。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院长李万峰在总结中指出,“学校教育‘得课程者得天下’,要充分发挥课程引领发展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参会老师们的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