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 北京市中小学生课程变化多

2016-02-29 13:34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新学期 学校课程变化多

北京120余万中小学生迎来新的学期,不少学生惊喜地发现,新学期,学校的课表变了: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了,学生选择的余地也更大了。在北京市学科改进意见、课程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动下,中小学的课程建设正朝着多元的形态发展,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

小学生走班上课

布贴画、剪纸、毛猴制作、抖空竹……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新学期,学校推出了6大主题50余门特色走班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主管王薏介绍,学校在2014年初在二年级学生中试行每周一节走班制体育课,打破该年级6个班班级限制,由学生自己上报兴趣科目,自主选择选修。学校整合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了阳光健美操、花式毽子、竞技篮球、花式篮球、热力轮滑、中华武术、滚铁环、空竹等8门体育选修课,受到学生及家长欢迎。

体育选修课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随后学校将该校走班制课程扩大到更多学科。目前,该校已形成包括道德、艺术、科技、语言、健康、数学等6大主题共50余门特色走班课程,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为低段、中段和高段等三类课程。

在芳草地国际学校双花园校区举行的“芳草教育 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及课程改革展示上,同学们除了展示在寒假期间制作的手工艺作品,同样也展示了在学校自主选择课程上的成果,其中,就包括吟诵、九连环、鲁班锁、抖空竹等中华传统文化。

海淀区中关村二小

学生必修冰雪课程

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点燃了众多市民和青少年的“冰雪热情”。开学第一天,看见学校新增的仿真冰场,海淀区中关村二小的学生们立刻就兴奋起来了。这是北京市中小学里第一块室外仿真冰场地,300平方米的场地可以同时容纳30人进行训练。更让学生高兴的是,他们都能在冰场里上课。

据介绍,这块仿真冰是校方在寒假期间花了50多万元特意从国外进口的,是用30块同样面积的纳米材料拼合而成。为了和真冰感觉基本一样,在每天早晨上课前和晚上放学后,都有专业老师对这块仿真冰进行打蜡。

从本周开始,冰上课程将正式纳入中关村二小的课表。中关村二小主任祁志军介绍,迎合冬奥会这个大的环境,学校在一、二年级开设滑冰必修课,在三、四、五年级开设旱地冰球课。每个学生每周都能上一节滑冰课或者冰球课。

仿真冰场地完全解决了夏天滑冰的困难。据了解,有了专业场地,学校还将邀请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等专业运动员进行授课。

除了中关村二小的冰球课,本学期,史家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十一学校等中小学也都丰富了冰雪课程,让同学们有了在课堂上深度接触冰雪的机会。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郑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