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学校新开非遗传承课
北京面人、风筝、绢花、绢人、毛猴制作技艺、数来宝、景泰蓝、剪纸……在新学期,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学生们将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学习传统技艺。17位非遗传承人受聘成为灯市口小学资源带综合实践课程指导专家。
灯市口小学校长滕亚杰表示,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还将每周请一位非遗文化课程专家进校开展讲座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此外,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本着“跨界协作、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校区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博物馆、北京数字学校、中国儿艺等资源单位,分别开发了包括一年级“四季的奥秘”、二年级“传统节日”、三年级“铭记历史、振兴中华——大阅兵”、四年级“京剧国粹艺术混合式课程”、五年级“民族一家亲”、六年级“首博探秘”、东高房校区四至六年级“生态道德”共7个主题的综合实践课。学生每周通过一个半天的时间,采用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东城区崇文小学
学生自选素质教育课
新学期,东城区崇文小学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素质教育课程,叶画制作、广场舞、推铁环、烘焙、3D打印等课程将成为学生们新学期学习的新伙伴。据介绍,这是学校“课后330课程”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课后330选课单”选择学习的课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崇文小学针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还开设了诸多富有创意的课程。教师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补充1至2节本学科的拓展课程,这种课程可以是课堂教学形式,也可以是学科实践形式。比如该校三年级语文老师王颀开展了家长参与课程开发的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家长讲述自己的专业知识,如律师讲法律知识,医生讲常见疾病及预防知识等。学校打破班级界限,实行走班制,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
学科创意飞翔课程是5分钟的小课程。安排在40分钟教学之内。教师根据学科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让孩子在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拓展思维,鼓励奇思妙想。老师则做好科学的引领和积极的评价。例如,在科学课上讲完生命的共同特征后,学生迫不及待地谈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兴致勃勃地展示典型生物生命过程的标本,交流栽培植物和饲养小动物的经验和体会,并提出物种组合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