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教孩子们走正确的路

2016-03-29 16:07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教育是教孩子们走正确的路

梁启超曾经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柏拉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我们可以断言教育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可以把知识装进空无所有的心灵里,仿佛他们可以把视觉装进盲者的眼里,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毛泽东则在1957年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但是,当下有些教育工作者,其实已经忘记了教育的根本意义,忘记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他们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而是打造出顺从的工具。在简单粗暴的管理得不到他们预料的效果时,便直接断送掉学生的学业以及人生前途。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初,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12名高中生因在校携带或使用手机陆续被劝退,随后引起热议。22日,沧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已经确定该校12名高中生因携带或使用手机被劝退后暂未返校,教育局已介入调查。日前沧州一中微信公号就此事件发布声明称,维持对12名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严肃执行校规,体现了学校为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担当”。

12名正在求学阶段的高中生,因为携带或使用手机便被逐出校门,校方还美其名曰“体现了学校为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担当”,实在令人齿冷。学校自然要为大多数学生负责,但是,这12名学生的未来由此断送,责任谁负?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应该都熟知孔子“有教无类”的理念。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实,人的原始天性差不多都一样,但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十分重要。孔子相信人生而有善念,尽管后天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人的不同,但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不知沧州一中的领导是否同意这位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教育理念?

手机之毒,已经使无数学生病入膏肓。但是,是治病救人还是断送学生们的学业前途,答案不言而喻。当下,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学生,尤其是高中生,正当地使用手机,无可厚非。但正当二字,恰恰是需要教育者开动脑筋的地方。上课用手机玩游戏、听音乐甚至网络聊天自然是不被允许的。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立即没收手机,然后适时交还给家长。情节严重者,可以予以校纪处分。学校砸烂学生的手机、把学生的手机泡入水盆这些手法对于公众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是,不知有没有学生和家长从物权法的角度跟学校较较真?当然,和校方较真后果相当严重,也许这就是目前尚未听闻有关法律诉讼新闻的原因吧。没人敢较真,不代表学校的做法就是正确的。特别是,因为手机使用不当就将学生赶出校园,学校这种做法,无论如何不是负责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推卸责任、断送学生前程的选择,与扼杀无异。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沧州一中完全可以借鉴国内其他学校甚至国外学校的手机管理制度。比如校内严禁携带、使用手机。并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一经发现学生不当使用手机,老师可以即刻没收手机,放学时归还学生或家长。真心希望沧州一中校方能够及时纠正相关决定的偏差,让这12名犯错误的学生回归校园。教育,其实就是教孩子们走正确的路,而简单粗暴的方式是教育之大忌。为师者自己的路数都跑偏了,学生怎能成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正人君子?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