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记者通过四个家长群和武汉关小学、红钢城小学、钢都中学、南湖中学等多所中小学进行调查发现,家长玩手机的行为不仅让孩子们反感,更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这次参与调查并给予明确回复的家长400多名,孩子的年龄从幼儿园大班到高中生都有。调查内容包括家长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什么情况下看手机、家长玩手机时关注的内容、对孩子玩手机的态度等多个方面。
回家玩手机已成半数家长的常态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67%的家长平时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在2至3小时,11%的家长超过3小时,只有不到22%的家长把自己每天玩手机的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在“您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看手机”这一问题上,供家长选择的内容包括吃饭时、陪孩子做作业时、陪孩子外出时和睡觉前。结果,吃饭时玩手机的比例约为13%,睡觉前为52%,陪孩子做作业和外出玩手机的比例则分别约为11%和24%。
“这个数据意味着,如果一家人每天的相处时间从晚上6点左右下班、放学全都回到家,到9点半孩子入睡的三个多小时里,几乎超过一半的家长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玩手机上,而并未关注和孩子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受访的武汉关小学一位老师说。
家长“手机病”容易“传染”给子女
调查中了解到,家长们对孩子沉溺玩手机的危害非常认同,主要是担心会影响学习,引发视力和驼背等。这一点,在“您对孩子玩手机持什么态度?”这一问题上有直观的显示:96%的家长表示反对,其余则认为无所谓。
不过,当问到“您喜欢玩手机吗?”,65%的家长表示喜欢,而他们的子女喜欢玩手机的比例则高达62.6%,子女使用手机玩游戏的占58%,看动漫的占19%,其余的23%才是用来查资料和通过班级QQ群和老师联系。
这个结果说明,多数家长的“手机病”已经“传染”给了子女,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