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教平:统考只是消除“学位特权”的第一步

2016-04-11 10:59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统考只是消除“学位特权”的第一步

教育部日前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提出,从2017年起,EMBA将统一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范畴,参加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试,由教育部划定统一分数线,培养院校按照国家统一招生政策自主录取。(据4月6日人民网)

作为硕士专业学位,EMBA是目前唯一一个不需要全国统考的高校招生自留地。尽管其设定的初衷是为推动我国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但是由于其招生对象多为政府、企业的中高层领导者,“学位特权”现象已是屡见不鲜。

此次,教育部直接发文明确提出将EMBA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无疑是迈出了大胆破除教育灰色交易的壁垒,以政府的有形之手替EMBA教育市场纠偏。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各院校不得再自行组织EMBA招生考试,改为教育部统一划线、各学校按需调整录取。这就设定了“游戏规则”的第一原则,即保证教育入口的公平性和规范化,大大缩小“花钱买学上”的操作空间。

不过,也有质疑声音认为,统考未必能治好EMBA的顽疾。因为作为舶来品,EMBA自设立之初就被冠以市场化的定位。所以,教育主管部门未必有比各所大学更专业的人才,能够设计出更有水平的笔试和面试题。对于这一点,笔者则认为有些多虑,或者还没有看懂统考政策出台的深意。统考只是消除“学位特权”第一步,紧跟其后的是政府对教育质量的把关,这将直戳EMBA教育的软肋。

众所周知,EMBA之所以成为官商竞相追逐的社交渠道,除了其本身聚集的人脉资源效应外,更重要的是“放羊”式的培养方式和降低标准授予学位学历的行为。这也是EMBA能给“花钱买学位”生存空间的根本原因。所以,在统考之后,教育主管部门更需要花大力做的是对EMBA招生过程、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的监督。这才是根治EMBA顽疾的关键之举和长久之计。

当然,也有人认为,EMBA本就是一个面向市场的专业学位,它对学生基础的要求、课程设置与未来出路的发展,和普通研究生学位本就有着很大差别,政府过多干预有可能限制其发展。笔者认为,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也正是对政府部门的一种提醒:教育监督并不等同于过多干预。在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政策背景下,对EMBA的监督,政府大可借助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的专业评估,多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加强对教育质量的督导,注重学生“入口”和“出口”的双重把关。尤其在EMBA纳入统考后,要给予高校足够的自主空间进行人才选拔,莫把“约束”变“束缚”。

统考看似是政府自上而下消除“学位特权”的一道命令,但作为提供EMBA教育的高校,更应该把这看作一种未来自身发展方向的指示信号:只有规范办学、注重质量的教育才是中国教育的希望。这也是统考政策出台后,对高校办学行为自律提出的更高要求。那些看似能够从提供“学位特权”获利的学校,最终只会成为被时代洪流淘汰的沙。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