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程传递大育人观

2016-04-18 14:06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小课程传递大育人观

立意高,落点低,培养有境界的人;视野广,入口小,培养有阅历的人;目标远,起步近,培养有眼光的人;储备厚,选点精,培养有底蕴的人;着力重,呈现巧,培养有智慧的人。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秉承“英华教育”的办学追求,坚持“智美生命,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培养“丰悦于心,慧通于世”的英华学子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把英华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彰显办学特色的载体和途径。

立意高落点低

课程要培养人、服务人、完善人、发展人,课程立意决定了一个课程在思想境界方面对人的影响力,英华课程的着眼点思考是培养高尚的人还是培养平庸的人,是培养健全的人还是培养偏废的人,是培养智慧的人还是培养愚拙的人。

英华课程立意高远。例如,“大科学小实验”意在引导学生的思维通向科学世界与原理,透过简单的生活实验窥探宏大的科学世界与深奥的科学原;“汉字源流”则引导学生关注汉字背后隐藏的中华文化传统思想与价值观信息,实现由汉字学习向文化传承的迈进与提升。

高远的立意,如何在实施中落地?教师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避免了让课程开发陷入曲高和寡的境地。譬如,“名著电影所谓阅览”校本课程中,教师将电影作品原材料,“缩微”成微电影,作为课程学习材料。微电影融生动性和可观性为一体,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视野广入口小

开阔的视野可以使单薄的人生变得充盈,使平面的生活变得立体,使贫乏的精神变得丰厚。但丰富的信息又往往会让人疲于应付无所适从。因此,筛选有效的信息,选择精当的入口是英华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

“日本国扫描”(小学阶段)课程,希望学生对日本国基本情况有所了解,通过简单的语言学习掌握一般的情境会话,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日本文化有所体验。课程开发者更希望通过课程学习的过程推动学生更多地深入了解和研究这个国度,为学生今后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开拓的行动做出理性的判断与正确的应对打下基础,无形中为学生放眼更为广阔的国际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目标远起步近

课程开发要具备长远的眼光,课程不仅要满足当下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更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作用。

英华课程中的“职业认知”(小学)、“职业体验”(中学),其课程价值不局限在当下,而在于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拓宽认知视野,树立职业观念,同时加深对社会的认识,通过学习过程积累生活阅历,汲取精神滋养,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有见识、有见解、有见地的人。

课程实施以了解职业知识为基础,以体验职业特质为重点。例如“职业认知”(小学),让每个孩子在参与职业模拟、分享职业故事的过程中,感受警察叔叔的英勇无敌,白衣天使的纯洁高尚,让学生感知身边熟悉的职业的光辉与伟大。

储备厚选点精

丰厚底蕴将是人终身受用的营养品。要培养有底蕴的学生,要求教育者首先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学校的课程建设者,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文化底蕴的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开发中,教师将成为这一课程领域的“专家”作为追求,对研究开发的内容有广博的涉猎、认识、理解和研究。进而从庞杂的事物中,择其要点,抓住核心,提纲挈领,直奔主题,选取精当的素材呈现给学生。

英华校本课程中“日本国扫描(小学阶段)”课程涉及日本与日本文化的表层,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进一步合理拓展开发,开发“日本国透视(中学阶段)”课程。促进了学生对日本民族性格特性把握和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与成熟的国际理解素质,丰厚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着力重呈现巧

很多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在轻与重之间难以把持,失之偏颇。英华校本课程希望将具备深厚内涵的课程内容通过深入浅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着力重而呈现巧。

如“汉字源流”课程将汉字的知识和古人的智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用今人的眼光去体察中国古人的智慧。小学低年段强调与语文教材同步,从象形字入手,精选课文中常用的汉字,通过小问题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儿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和强化汉字字画同源、形义相关的意识,使汉字学习与思维能力发展相契合。

英华校本课程将充实学生思想、滋养学生生命、建设学生文化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使命,为培养“丰悦于心,慧通于世”的英华学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文/郭锋(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校长)

董海丽(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