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备受关注的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发布。意见明确向社会和家长传递了一种清晰的政策导向:2019年北京将实现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基本均等,今年通过就近入学的新初一学生三年后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将超过50%。
优质初中和一般初中
选择哪个更靠谱
把孩子送进什么样的学校最踏实?作为望子成龙的家长,都会精打细算一番。
从刚公布的入学政策看,貌似选择优质初中来得实惠一些,毕竟到2019年,普通初中和优质初中都是占比50%,且优质初中有着比一般初中现成的优势教育资源优势;不过,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并不尽然。
专家表示,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虽说优质初中和一般初中的孩子2019年都有50%的机会能升入优质高中,然而由于目前是以2015年为基数测算,2015年统招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超过50%的初中校三年后不再投放新增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名额,也就是说,三年后优质初中学生只能参加统招进入优质高中的数量将维持在2015年水平。
然而这些优质初中很可能在未来几年进行扩招,如此一来,在学生数量增加,名额不增的情况下,一增一减,就存在低于50%的可能;而反观一般初中,三年后是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进入优质高中。一个是数量不增,一个是比例增长到位,看来还是后者靠谱。况且,与在优质初中就读相比,一般初中因为规模小,人数少,面向每一个孩子的教育服务质量有保障,更容易获得质量,并升入优质高中。
家长选择优质教育无可厚非,但真正的优质教育是办好每所学校,提供给每一位学生适合的教育,这正是政府部门职责和使命所在。对家长而言,与其在择校上纠结,不如多关注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对学校来说,与其在生源上纠结,不如多把精力投放在提升教育质量上,这才是王道。
让家长明确三年后的机会
被动派位变为主动选择
和去年相比,入学工作意见在“小升初”环节最大的变化是加大市级统筹力度,主打“优质资源”和“优质机会”政策供给的组合拳,使资源分配杠杆、考试内容杠杆和招生方式杠杆齐发力将是北京从今年起彻底破解“小升初”难题的突破口。
北京市教委负责人表示,通过区域优质初中教育资源的扩大和赋予一般初中校优质“初升高”机会,直接影响今年“小升初”甚至“幼升小”家长的观念和对就近一般初中校的认同,让就近登记入学学生明确看到三年后升入各所优质高中的机会,由被动派位变成主动选择,从而让就近入学成为常态,进一步解决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