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市多所中学迎来了校园开放日活动,这是考生和家长直接了解学校的绝好机会。不少初二非应届毕业生的学生家长亦走入校园,提前“探路”。
未雨绸缪
初二学生提前“探路”
等到初三再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在某些家长看来,这种做法有些晚了。校园开放日是让学生家长了解一所学校环境氛围、教学质量、硬件设施、学生活动等的好时机。因此,不少初二的非应届毕业生的学生家长趁此机会走入校园,提前探好“门路”。
4月16日上午,在十一学校校园开放日活动上,不少初二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了解环境、咨询问题。现场的咨询老师告诉记者,初二的学生家长更侧重了解学生需具备哪些特质,并咨询某些薄弱科目该如何在一年内有所提升。初三家长刘女士则表示,去年就已经带着读初二的女儿来参加十一学校的校园开放日,“第一年过来感受校园环境、确立奋斗目标,今年再来则是了解最新的招生政策”。
忙“赶场”
最关注教学质量和硬件设备
自从2016年北京中招政策发布后,北京市多所中学纷纷安排校园开放日。不少学校的校园开放日都安排在4月16日、17日这两天进行。时间“撞车”,便苦了学生家长。周末两天没法休息,有的甚至两天内连看几所学校。
初三家长吴女士告诉记者,这个周末带着女儿参加了4所学校的开放日活动,“女儿抱怨说比上学还累”。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参加开放日时,最关注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随后是硬件设备。“先要看学习好不好,再看吃住好不好”,初三家长张先生说,来参加校园开放日活动前,都会做功课,调查了解学校往年的升学成绩与师资力量等,来了之后主要是实地考察校园的课室、操场、饭堂等“硬件”条件。
除了参观咨询,有的学校在开放日采取开放课堂式,让家长有机会当一回“学生”,现场听课。
校园开放日怎么逛?
相关链接
有的家长表示,校园开放日不知道该关注什么,其实做好下面三点基本就够了。
多问孩子感受和其他家长意见
家长自己看问题可能会有所偏执,往往会因为自己的主观认识而有错判。读书,孩子的感受很重要,如果孩子自己喜欢那里比家长强制要好得多,参加校园开放日大家一般都会带着孩子去,这样也可以让小孩之间先认识一下,家长也互相认识一下,有一天要是有机会两个人都考上了,会增强孩子的兴趣和认同感,不会因为觉得到一个新环境了谁也不认识而孤单。
多听学生志愿者“现身说法”
不少学校的开放日上,会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返校当志愿者“现身说法”,他们会把自己在校学习的亲身经历、经验告诉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这些“过来人”的看法非常重要,考生和家长如果能遇到,就多跟他们聊一聊。他们对问题的介绍多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比老师的介绍更具体、感觉上更贴近。
多看宣传栏及黑板报
有的家长看学校,就像看楼房一样,只看教室多漂亮,配套环境多舒适,往往不去看学校的软环境,学校重要的是学习氛围,大家要从小细节上去发现,可以多看看宣传栏的学生作品,看看教室里的黑板报,看看厕所是不是干净。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