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这样让学生爱上阅读的

2016-04-20 15:46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俄罗斯是这样让学生爱上阅读的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要说哪个名族最爱读书,俄罗斯民族绝对算其中一个。19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后期,俄罗斯孕育出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等一大批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推动了俄罗斯阅读文化的发展。

今天,热爱读书的传统也深刻影响着俄罗斯人,每年俄罗斯的图书发行量大约30多亿册,图书更是遍布俄罗斯的城乡。即使在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俄罗斯人照样会拿出一部分钱用于买书,以保持自己阅读的习惯。

多项阅读项目推广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儿童的阅读活动在少儿时期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增强儿童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培养儿童发散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俄罗斯近年来有较多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阅读推广项目,如在圣彼得堡,“我家附近的图书馆”项目已进行数年。该项目由彼得格勒市儿童图书馆推出并得到区域文化委员会的支持,由市立图书馆运行该项目,旨在改善农村地区儿童缺少相关文学阅读渠道的局面。

最成功的学生阅读支持方案当属冠名为“鲜活的经典”的全俄少年朗读竞赛。大赛通过四轮比赛进行层层选拔,参赛者必须用俄语朗读由本人选取的俄罗斯或外国作家的非诗歌类文学作品的片断。每年的2月上旬、3月上旬、4月上旬分别进行校级、地区级和联邦区级的比赛,每年的6月1日进行联邦级决赛,决赛后对前3名获胜者进行物质奖励和免费参加著名的“阿尔杰克”夏令营的奖励。

“鲜活的经典”朗读大赛在2012到2015年共举办了四届,共有大约800多万名学生参加,但都是年龄为11—12岁的6年级学生。2016年组委会将参赛者的学生年龄限制放宽为9到16岁,5—11年级的中学生也可以参加,比赛中不分年龄组。为方便喜欢阅读的学生们互相交流,该组织计划在今年成立“儿童读者联合会”。

“鲜活的经典”朗读大赛自举办以来,几乎每年都涵盖了俄罗斯80多个联邦主体,因其涉及范围广、组织级别高、参赛学生数量多而成为俄罗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学生阅读支持活动。

“一基金,两机构”

促进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

俄罗斯有一个读书基金会,两个读书机构,他们不仅着力于完善配套法规,还组织一批阅读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阅读活动的开展。

读书基金会是一个跨地区的非政府社会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协同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制定俄罗斯阅读活动发展纲要;研究各社区和地区的阅读状况;总结其他国家的先进阅读经验并加以推广;基金会设有阅读和图书销售研究中心,并定期出版学术性杂志《阅读的学问》等。

主导制订《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的俄罗斯出版与大众传媒署是俄罗斯发展和支持阅读的核心部门,它不仅着力于继续完善配套法规,还主办和资助了一批阅读推广活动,如出版优秀图书、评选全俄罗斯的儿童和青少年“阅读领袖”、奖励年度最佳图书和插画等等。如2012年度针对青少年阅读的“Read”活动,该活动把经典书目制作成电视和音乐短片在电视台播放,短片中,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契诃夫和普希金成为了穿着运动服的卡通人物,他们用表演、说唱等形式将诸如“读完500页不要停止,继续加油!”“每天阅读三次、每次阅读七页,一周内你就会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等阅读宣传传达给青少年,鼓舞青少年坚持阅读、永不放弃。

俄罗斯的阅读中心借鉴美国经验建立,又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2002年,俄罗斯开始以各类图书馆为依托成立非营利性地区级阅读中心。因其大多隶属于图书馆,所以其关注点首先在于图书馆阅读。同时联合社会各方力量提升图书和阅读在各地区的地位,并营造阅读文化氛围、提高社会对阅读的关注度是地区级阅读中心的最高目标。

■专家观点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必须加强全民阅读。

俄罗斯的许多公共图书馆和少儿馆都设有家庭阅读研究机构。我国可以借鉴这种图书馆服务功能延伸的方式,由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来支持各类型图书馆的发展,由科研机构、学校、图书馆、家庭形成合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家庭阅读活动,唤醒国民的阅读意识,从营造书香家庭入手,让图书馆走进家庭,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学校教育中要着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内在需求。在国外,如美国和俄罗斯,一方面学校老师特地带学生到图书馆,教孩子们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做某项“研究”;另一方面图书馆里也有专门辅导青少年阅读的馆员,学生需要哪些书他们都很清楚。

□文/余自洁(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作者:余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