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是个大课堂

2016-04-25 14:32 现代教育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运动会是个大课堂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4月,很多学校都在举办运动会,运动会可不是简单的跑跑步、拿拿奖,这可是一个大课堂啊,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

有经验的老师会很好地抓住这个契机,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不畏困难、挑战自我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规则意识等。

我仍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班主任时,一次运动会上遇到这样一件事:运动会最后的接力跑项目中,我班四位女生实力不凡,三个接力区传接棒顺利流畅,我们遥遥领先,第一毫无悬念。最后一棒是周同学(一位练短跨的运动员),她异常兴奋,健步如飞,又把与第二的差距拉大,由于兴奋,再跑近直道时,边跑边和台上喝彩的同学互动,不留意踩进邻道内,最后被大会裁判组取消了该项的成绩。班级总成绩也因此落到第二名,同学们情绪低落,士气受挫。

我在运动会结束时,把全体同学留下,一起简短地重温了那次运动会,并且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告诉大家:行百里者半九十。要学会坚持到底,要戒骄戒躁。要敬畏规则,遵守规则,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继而外推,要遵守法律法规,要知法懂法。后来的几次运动会包括其他的一些活动,同学们规矩意识增强,这也许是我们那次运动会最大的收获。抓住教育契机,春风化雨,滋润学生们的心田。

每届运动会项目的确定、形式的安排等,也都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运动会不是少数人表演的舞台,不只是体育特长生和部分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的表演,要让几乎每个学生都要上场、都有角色,人人参与。“我的运动会,我做主”,运动会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偌大的舞台都借给他们,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运动会既是学校的一次体育教学成果、德育教育成效的一次展示会,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交流会,要与时偕行,集思广益,让每次运动会都开得别开生面。每届运动会主题的确立,都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学校的活动中,处处融进创新的元素,时时倡导创新精神,也许这样持之以恒的坚持,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双创”就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