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日现场,学生们表演《人间四月天》诗歌朗诵。学校供图
学生志愿者为到场家长介绍学校情况。
国家一级画家刘存惠到场指导学生。
学校是粉笔画基地校,学生正在现场演示作画技巧。
上周六(14日),由京华时报主办的“教育均衡校园行”活动正式启动。5月14日,本报记者和学生、家长一起走进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实地探访,发现身边的优质校。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东方培新学校,2015年1月正式挂牌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在生源质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学校充分利用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的专家资源,提需求、增编制,约一年半的时间里,无论师资队伍,还是教研能力,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校长曲建华坦言,学校的近期目标就是希望成为本地区百姓认可的优质校,远期目标则与学校的整体愿景一致,即以“最美教育”为主线,希望通过“最美教师”打造“最美课堂”“最美课程”,从而培养出“最美学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幸福的人。
□办学特色
出口成绩凸显加工能力
东四环慈云寺桥西南角200米,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的大门就映入眼帘。这所隶属于朝阳区教委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地处朝阳区CBD东扩辐射区域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通过探访记者发现,这所外表看上去不算显眼的学校,在家长眼中还是更名之前的“东方培新学校”,但在家长心中却已是八里庄地区公认的优质校。
缘何定义它为优质校?除了朝阳区素质教育示范校、朝阳区教育系统五一劳动奖状、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全国特色学校这些名头的“加持”之外,家长们的认可和口碑更能说明问题。
按照该校七年级三班学
生马世东父亲的话来说,就是“一年一个台阶”。马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去年面临小升初的时候,也曾想过择校,但一方面担心儿子到了名校不能适应,另一方面也不想让儿子为了上学每天奔波疲累。并且,由于小学就在本校读书,因此对于学校初中部的许多老师也十分熟悉,“既占地利,又占人和”,因此经过反复纠结,他们全家选择了“不折腾”。
不过,不折腾也不意味着不抓孩子成绩。学校的中考工作连续8年受到教委奖励。仅以2015年举例,该校37%的学生被八十中、陈经纶中学等市级示范校录取,30%的学生被东北师范附中朝阳学校、清华大学附中朝
阳学校等区级示范校录取。
校长曲建华介绍,北京市委副书记苟仲文就曾两次在全市教育工作会上点名表扬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而表扬的依据不是别的,正是学校的深加工能力,基于学校教学成绩的提升率。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全区统考成绩来看,我校初中部7个科目的整体成绩在朝阳区全部90个中学(含不同校区)中大约排在第25名。但反观我校学生入学时的摸底成绩,在全区大约处在第60名。”曲建华认为,学校成绩是绕不开的硬指标,而判断一所学校是否优质,最需要看的就是学校的加工能力,即入口和出口的成绩比对。
细化标准强调过程性评价
走在学校教室外的走廊里,随处可见的“十德歌”,便是学校对“最美学生”的详细要求,上课、用餐、集会、仪表、说话、如厕、上网、节能、实践、孝亲,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
如果说细化每一个举止的要求是从德育方面对学生的耳濡目染,那整个综合评价体系的搭建,则是以评价反推教学,以成绩计算方式倒逼学生回归课堂,回归日常学习,而非仅仅在乎考试成绩。
以七年级学生为例,学校对他们的成长评价包括五方面,分别是基础课程评价、校本课程评价、德育特色课程评价、班主任综合评价、奖励加分。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满分是100分,平时成绩占40%,期中考试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40%。其中,40%的平时成绩里,还有20%是学习习惯的成绩,包括作业情况、课堂听讲情况、坐姿、举手问答等日常表现,另外20%是学业阶段性成绩。
曲建华坦言,最初策划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原因在于有老师反映学生“抄作业”情况严重。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曲建华认为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即学校出台了学生成长评价办法,将过程性评价的标准细化,每一名老师对照这个标准打分表为学生做成长记录,孩子的成绩如何,习惯有哪些欠缺、获得了哪些奖励,一张表便可读懂。
“实施过程性评价,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鼓励孩子们注重课堂学习,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曲建华说,同时这种评价方式也为“最美学生”的评比提供了依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
深度融合打造名师团队
从东方培新学校到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一年半的时间里,学校发生了哪些变化?曲建华介绍,学校正式挂牌以后,得到了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的大力支持,并且提供的支持均是从学校发展、队伍建设、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的。从师资队伍来看,区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优秀青年
教师已经成了一线教师的主力军,占比过半。
“我们的这种融合是深度的,比如朝阳分院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多科目专家到我校担任教研组长,市级骨干教师师海红甚至还亲自带一个班的课程,带动效果非常好。”曲建华介绍,担任教研组长,就意味着每周都要组织并参加教研活动,指导日常课堂教学,融入程度之深是一般的“指导”不能比拟的。除了教研“借力”之外,学校成立了11个学科工作室,主持人全部由朝阳分院的教研员担任,本校老师担任助理,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逐步琢磨如何转变教学方式,设计更好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