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招办副主任兰劲华:
今年新增2个专业1个实验班
北京工业大学今年在全国招生计划总数仍为3450人,共有本科招生专业(类)42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建筑学和艺术学8个学科。今年学校本科招生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在有条件的学院继续实行大类招生,按类培养,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的适应性。今年有土木类、能源动力类、美术学类8个大类招生专业。
二是增加了1个招生实验班。在去年7个专业18个实验班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1个信息安全专业的实验班,19个招生实验班分布在8个专业。
三是学校今年获批新增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今年分别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数学类招生。
四是深入开展“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招生。今年学校计划在机械工程、通信工程等16个专业中招收233名“双培计划”考生。计划合作培养的部属院校有北航、清华、北大、中国农大等9所高校。“双培计划”对接首都经济结构转型及实现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中急需的专业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同时,学校计划在应用物理学、建筑学、城乡规划等9个专业中招收56名“外培计划”考生。合作培养的5所院校是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爱尔兰考克大学和英国卡迪夫大学。
五是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今年首次在北京地区实行单独代码招生,考生在报考时需按照独立代码进行填报。
此外,今年是北京第二年实行平行志愿、考后知分填报志愿,建议考生一应根据本人的分数合理选择高校,避免因盲目选择而不能被投档;二应在选择6所高校时,注意拉开梯度;三应注意填写服从专业调剂。相关限报条件、对外语和单科成绩的要求也要事先了解清楚。 首经贸招办主任崔颖: 在京招生计划约1700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一所创建于1956年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六大学科,其经济学和管理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2016年,学校在京招生规模保持稳定,计划为1705人,占招生计划总数的68%。此外,继续推进大类招生计划,包含公共管理类、工商管理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外国语言文学类。 今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增商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专业,实行文理兼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招生专业中,金融学(国际金融)专业、工商管理(国际会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信息管理)专业、金融学(金融经济)专业为英文教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双培”计划招收98人,实行“3+1”模式,即前3年在央属高校学习、第4年在首经贸学习,含金融学、保险学、工商管理、投资学、法学、社会工作专业。合作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外培”计划招收28人,采用“1+2+1”模式,即第1年和第4年在首经贸学习、第2年和第3年在国外合作高校学习,含公共管理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经济)、保险学等专业,合作高校有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考生报考时,“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在提前批B段,不征集,不调剂,不报专业不录。一批次志愿填报“211、985高分院校+首经贸”,可作为优选名校考生的选择;“首经贸+一本线院校”可作为优选财经类高校考生的选择;二批次志愿填报“首经贸+二本线院校”,可作为优选财经类高校考生的选择。
首师大招办主任孙彤:
特设全国唯一“文化遗产”专业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是2705人,其中,北京的招生计划约1800人。艺术类、“双培外培”和“农村计划”是提前批招生,绝大部分招生计划投放在一批次,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在二批次录取,其面试时间为6月10、11日,考生任选一天。
今年,首都师范大学新增“北京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招收定向免费师范生100名。新增“文化遗产”专业,这是经教育部审批,目前全国唯一特设的专业,注重北京文化遗产特色,文理兼招。此外,今年学校获批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化示范学院,招收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学生。
首都师范大学今年的“双培”计划名额有137个,对接高校有:清华、人大、北师大、北航、对外经贸大学、北外、北化工和中国农大。在对接专业设置上,学校的一些专业会与部分部委高校的高精尖项目对接。“外培”计划方面也作了一些调整,除国贸专业不再纳入“外培”计划外,今年新增“外培”的师范方向有:英语、历史、地理和生物4个招生方向8个计划,境外接受学校是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
关于专业调剂和转专业方面,如果考生填报的志愿全部都是非师范专业,那么一定不会把考生调剂到师范专业;如果考生全部填报的是师范专业,可能调剂到师范专业或非师范专业就读。
此外,对于非师范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三次转专业的机会。第一次是入校后,燕都学院有一个二次选拔的机会,名额是60到80人。第二次是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第三次是在二年级。学校对转专业不设门槛,但如果申请转入某一个专业的人数过多,学校会有一个小的测试。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想转专业,只能在师范类专业内进行,不能转到非师范类。
北建大招办主任李雪华:
瞄准城市发展新增3个实验班
始建于1936年的北京建筑大学,是北京市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学校,也是国内唯一一所具备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
2016年,北京建筑大学计划招生1830人,招生计划与往年持平。其中,在京计划为1190人,比去年增加了10%左右。
同时,今年新增城市管理试点班,学制四年,以城市建设为依托,专业培养方案结合智慧城市、数字化城市等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城市设计试点班,学制五年,本实验班结合了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等几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复合交叉的专业性人才;城市轨道车辆卓越班,学制四年,本实验班与部分省市地铁企业进行“3+1”订单式联合培养,学生入学三年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通用性教育,第四年可签约后针对地铁行业特点进行专门教育。
此外,建筑学大师实验班、土木英才实验班、环境类创新人才实验班、工科创新实验班继续开设。
在招生大类上,今年北京建筑大学新增城市空间信息类(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机电类(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两个大类招生。此外,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将继续纳入建筑电气与信息类招生。
在“双培”计划方面,新增建筑学、城乡规划等13个专业与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北交大等高校合作,共招收132名考生;在“外培”计划方面,共有工业设计、风景园林等7个专业与英国伦敦艺术大、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奥本大学合作,招收24名考生。
北京物资学院招办主任孙静:
首次实行“外培计划” 作为国内唯一、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的高校,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等物流类专业均为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优质教学资源。其中,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首批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此外,学校的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别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和北京市品牌专业。 学校设有国际物流实验班,学生可到德国、丹麦和韩国部分大学进行物流管理方面为期一年的学习,交换学习期间免收国外学费。还设有“3+1”、“3+2”、“2+2”等本科双学位项目和本硕连读双学位项目。考生在高考报志愿时不需要填报,被学校正式录取的考生进校后可根据情况参加。 北京物资学院2016年在京继续实施“双培计划”,采取“3+1”培养模式,计划招生40人,对接的央属高校含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此外,“外培计划”在京首次实施,针对在校生进行遴选,目前合作的高校是美国欧道明大学,专业是物流管理专业。 2016年,学校在京招生计划为898人,与去年基本持平。在转专业方面,学生一入校就有机会转入中美联合培养物流拔尖人才国际课程班(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外联合培养商科人才国际课程班(国际金融)或会计学(ACCA实验班)。学生入校一年或两年后,达到学校和拟转入学院当年公布的接收条件,也可提出转专业申请。 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原则上要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语口试成绩达到4分。其他专业均无单科成绩要求。本校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且部分专业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部分招办主任建议,北京的高考生和家长要认真研究2014年、2015年“平行志愿”报考方式下的考生报志愿的规律。各个学校都呈现出分数“扁平化“趋势,北京地区学校录取分数和排名都整体有所提高。
因此,考生和家长要结合考虑排名+分数,志愿要分出层次,即“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另外,建议大家多去了解所关注大学的办学特色,多和孩子探讨专业兴趣。
据现代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京城教育圈,麦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