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约定(摄影:孙楠)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召开了一个以“21世纪的希望和威胁”为主题的会议。
会议期间,有位记者采访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今天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您是从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或者哪些人哪里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
快乐篮球(摄影:林毅)
这位德高望重的白发长者说:“我一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我父亲。”
记者大感意外,追问道:“那您在幼儿园究竟学到了什么?您的父亲又给了您什么帮助呢?”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带微笑地说:“在幼儿园,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对不拿,所有的东西都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如果做错了事要向对方表示歉意,吃过午饭后要休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认真观察大自然。至于父亲,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告诫我,我能抓住的除了时间和知识,再也没有别的。总的来说,我学的所有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亲身体验告诉我们,从小学习做人是多么重要!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摄影:林毅)
难能可贵的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肩负着对全社会青少年朋友成长的教育责任和使命,精心打造一台充满欢乐、主题鲜明、非常时尚,兼具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六一”晚会。
晚会上,孩子们不仅见到了他们十分喜爱的60多个国内外经典卡通形象见到了电影《疯狂动物城》里的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的主人公兔子朱迪和狐狸尼克,还见到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评选出来的2015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12位优秀代表。他们的出现,展示了新一代少年儿童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的正能量,以他们为榜样,我们的孩子就会从小有爱心,懂得幸福快乐的真谛;有这样的孩子,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温暖!
晚会上,北京蓝天幼儿园的上百名小朋友们表演了几个情景音乐剧,个个让人感动。孩子们演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传播着他们小小年纪感悟到的做人、立志和创造的道理。
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告诉小朋友从小要自立自强,学会独立生活。看这个节目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妈妈小声对她三岁的宝宝说:“听见了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呦!”宝宝说:“好,我自己洗手绢!”看,这种教育真是潜移默化呀!
《我的玩具给你玩》,生动地告诉小朋友从小就要团结友善,才能有更多的好朋友。这使我想起我小时候,爱和男生一起玩,可有时他们会从我手中抢走了球。我也不生气,坐在树荫下,看他们玩,他们开心,我也开心,等他们玩厌了,我再玩。长大了,我才知道这叫“共存指数”。共存指数越高,在社会上与他人相处就越容易。有了这项能力,成功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
再比如,《熊熊修理铺》,倡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诚实守信的好品质。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表演这些节目时,特别真实,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台下的孩子们观看这些节目时,特别专心,因为这是他们常常遇到的事情。
众里寻你
以小见大,小节目反映出做人做事的大道理。从中可见编导们的良苦用心,他们将讲规矩、讲礼貌、守秩序、讲诚信这些通俗易懂、简单易行的人生道理,通过一个个孩子们喜爱的精彩节目,“润物细无声”地呈现给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们,使“六一”晚会成为育人的大课堂,让孩子们受益终生。我真诚地为少儿频道的责任感点赞!
特别是,我看到几代孩子喜爱的鞠萍姐姐,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歌舞节目中,扮演了一位妈妈,给孩子讲“王二小”“潘冬子”这些少年英雄的故事时,我流泪了。这位姐姐为孩子主持了30年的少儿节目,把青春献给了全国的孩子们,今天她变成妈妈了。如今,她那纯正、动听的声音显得更加有份量。一台电视晚会,凝聚着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让我们为央视少儿频道那些辛勤为孩子们服务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们真诚地点赞!
什么是快乐?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服务就是快乐!
什么是成长?能够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就是成长!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快乐成长,愿所有尽心尽力为孩子服务的人都能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