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本来就高于多数人的收入
总感觉“拖后腿”,或许是对平均工资的理解有误。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劳动者的确本身就处于“拖后腿”的位置。
北京市统计局解释,调查中的“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是单位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了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个人缴纳部分。对劳动者而言,“工资”的概念却往往是税后工资、实发工资,这是导致与发布数据感觉有差异的原因之一。
其次,虽然称作“平均工资”,它并不能完全代表工资的平均水平。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就是会位于平均工资以下。例如,在全市总计19个行业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行业平均工资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12个行业,就业人员占比64.5%。受单位所处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岗位影响,每个人对平均工资增长的感受便不尽相同。
此外,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实发工资水平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的工资。由于新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向前追溯执行的,补发的工资按规定也在发放时计入工资总额,这也使得工资水平有了一定的增加。
平均工资算出来有啥用?
既然平均工资无法完全代表工资的平均水平,除了让人们“吐槽”、“受打击”以外,计算它有什么意义呢?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2010年以前,北京市对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范围尚不含个体工商户;从2010年起,逐步将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也纳入了统计范围。包括平均工资在内的劳动工资统计,不仅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工资总额等情况,还能得到分行业、分登记注册类型等分类情况,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实施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更重要的是,在制定社会保险征缴标准、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计算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及确定人身损害司法赔偿等多个领域,平均工资都是不可或缺的依据。例如,若发生冤假错案,便由国家对行使公权力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记者查询《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三十四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同样参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及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只是倍数不等。
【体验】
在北京,拿着平均工资上下收入的人们,大抵会是怎样的体验——这种提法或许有些笼统。事实上,“本地优势”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有房无房、有贷无贷,使得人们对压力的感受有着本质的不同。
“买房后,收入上涨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
工作三年来,方宇的收入从税后5500元涨到现在的七千出头,年底还有近两万元的奖金。“平均工资指的是税前吗?那我还稍微高了点儿!”得知自己属于“少部分人群”,方宇摇摇头,“我觉得在北京,活得是否滋润取决于家里有没有房,有几套,和工资多少似乎关系不大。”
作为一名“糙汉子”,方宇日常衣服以运动装为主,手机用的是小米,护肤配饰一概不讲究。偶尔和同事朋友出去玩,也是京郊或者周边城市,连南方都没去过。单位有食堂,还提供单身员工宿舍,只要没结婚就可以一直住着,这为他省去了最大一笔花销。毕业前两年,虽然工资不高,他居然攒下了将近十万元,被不少还处在“月光”甚至“负翁”状态的同学视作传奇。
而自从去年交了女朋友,又在家人资助下,“幸运”地赶在房价飞涨前买了近郊一套不到50平方米的小房子,收入上涨的方宇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算上公积金,每月还完房贷我就还剩大概五千元。得跟女朋友约会吧,不能整天吃食堂了,她刚毕业一年,更没钱。”
清明小长假,方宇带着女朋友去天津玩了两天,“反正她还没去过,算是物美价廉的出行了。”如今他就盼着自己的小房子能早日入住,至少女朋友可以省下每月1600元的房租。“但想到以后有孩子,我的收入短期内又不可能大幅上涨,还是特别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