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姑娘进入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 自称不是学霸(2)

2016-07-14 09:46 华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魏畅在联合国总部门口留影 本组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追梦

3轮面试 综合能力打动考官

为进联合国,一年内投了58份简历,最终以本科生身份和随机应变综合概括能力应聘成功

在国外生活的5年多时间,魏畅没有忘记自己儿时的梦想,一直关注着联合国的全球招聘信息,“我一年之内投了58次简历,总共进行了三轮面试。”她说,事实上,自己在面试前心里并没有底,因为她只是一个本科生,而能进入联合国工作的绝大部分人是研究生和博士生。

魏畅说,联合国招聘的硬性条件并不多,除了要了解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基本权利职责要求和机构设置外,不会用学历和文凭来压制申请者,本科生就可以应聘,但是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十分重要。她的第一份简历和一封不限字数的自荐信,来阐述为何申请这个岗位,以后每次简历都会做修改加上最新内容,比如当时心得和想去联合国的原因等。如果会多门语言,也能为你加分。如自己的英文或者法文流利,还会德语和中文,因此面试加分不少。

“每个人的面试次数都不一样,因人而异。”她说,三轮面试中印象最深的是第二轮,题目是随机抽选,要求在45分钟时间内,用一页纸来简单总结联合国在全球某地点召开的一次会议内容和反响,考察的是时事观察能力、高度的总结能力和多任务同时完成能力。

魏畅表示,这种随机的会议内容提前了解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要在45分钟内一边通过网络调查阅读进行摘要,一边要用精准的语言概述出来。同时,还要考察应聘者对国际新闻的了解,以及这些新闻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分析。“这轮考试是考察个人随机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她说,自己最终以本科生的身份打动面试官,靠的就是当时随机应变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圆梦

12年努力 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抓住机会勇敢的去尝试,三个步骤“靠近”联合国,如今她继续为梦想前行

今年6月6日,魏畅正式进入联合国纽约总部开始实习工作。对于自己12年来的梦想照进现实,她用三个步骤总结了自己如何“靠近”联合国。

首先是不断丰富充实自己。魏畅说,自己初中在外国语学校国际部学习期间,不仅重视语言方面能力的培养,对自我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成绩虽不是最拔尖的,但是她的社交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却一直在进步。考入美国大学波士顿大学并提前一年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的过程中,自己又学会了以数据化的方式去看待不同事件,用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去分析,训练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其次是培养开放思维模式。为了培养自己的开放思维模式,接触不同文化,感受不一样的世界,魏畅在国外5年时间里,走了5大洲36个国家。其中,她曾去海地支教,去德国留学进行文化交流,去英国金融公司实习,以选美表演方式募捐帮助亚裔孩子获得教育机会,她还曾进入美国国家电视台voice of america实习新闻操作……这些经历和从中的学习,都让她在之后的面试中更加自信。

最后就是创造机会抓住机会。魏畅说,自己在最近一年时间,除了时刻关注着联合国全球招聘信息外,还抓住机会勇敢的去尝试“接近”联合国。其中,在voice of america实习时,她曾以媒体人身份参加了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并且采访到联合国2016秘书长竞选人之一斯尔詹·克里姆(Srgjan Kerim),这也是她最“接近”联合国的一次。

进入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后,魏畅参与了6月22日举行的2016年联合国全球契约领导人峰会服务,会议期间她还见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并有机会与很多领导人进行了简短交流。其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与纳斯达克主席艾达娜·佛瑞德曼(Adena Friedman)女士的交流,“她告诉我,在23年前她是纳斯达克一个普通的女实习生,现在是纳斯达克的第一个女主席,她以自己的经历鼓励我这个晚辈,努力再努力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魏畅将在联合国实习到12月,目前,她正在申请研究生攻读国际关系,已向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耶鲁国际关系学院和斯坦福国际事务学院等知名学院提交申请。同时,她还加入联合国青年精英人员计划,继续为梦想前行。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