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论亲切可感:之前误会了“老马”
“刚出道,24岁的马克思因为信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缘故找到了人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莱茵报》主编。然而在实践中,黑格尔的理论被啪啪‘打脸’。马克思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他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精华并改造了它,这就是我们大学课本中学到的唯物辩证法。” ——选自《马克思靠谱》第二期“再见吧!黑格尔”
在很多90后看来,马克思身上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令人着迷。
他爱读书,却不迷信权威,就像他曾被黑格尔的理论深深折服,但又在批判中继承,在实践中生发,最终从概念唯物法升华成唯物辩证法。
“革命和理论探索的道路从来艰辛。然而这个时候,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节目的另一位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钟君,讲述了马克思的这段幸福时光,“他终于娶到了自己的‘女神’燕妮并和其孕育了蜜月宝宝小燕妮,但很有喜感的是,他的蜜月是带着25本书去的。”
在线性的叙事方式之下,马克思的理论变得不再生涩,亲切可感。
《马克思靠谱》的品牌推广导演庄恂告诉了记者节目的由来:“钟君老师来内蒙古挂职,有一天他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卢刚给干部们讲马克思的故事和他一生追寻的理论,发现台下的不少人深受感动。我们发觉原来马克思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于是我们有了做一档普及性节目的想法。”
用一种“轻娱乐”的风格,脱口秀的方式,让80后把马克思讲给90后听,讲那些书上没有详述的故事,那些背后的努力和艰辛。
对于一些90后来说,马克思主义在课本上篇幅不少,但很多时候他们并不十分入心,如歌词所言“学了他的思想,只是为了及格”。张明明告诉记者“他们可能在不懂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先入为主地反感马克思主义”。在节目中看到这样真实的马克思,很多网友直呼“原来之前误会了‘老马’”:
“像叶孤舟行在山丘
那样的为真理争斗
像他一样嫉恶如仇
像他一样不屑权谋”
(摘自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
网友“小晶晶”说:“看了节目让我理解了他的思想是怎样形成的,看完觉得振奋人心。”
深入灵魂的交流:收获年轻拥趸
“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遇到了卢格,后来去法国巴黎编辑《德法年鉴》,结识了‘星标好友’海涅,然后又加入了微信群‘正义者同盟’,这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
——选自《马克思靠谱》第三期“马克思的朋友圈”
马克思并不是一个思想上的孤独者,他和他的朋友们在思想上携手同行,共同为理想奋斗。看完“马克思的朋友圈”,网友“辽大李钊”说:“马克思和他的朋友们有着深入灵魂的交流,马克思给海涅创作的灵感,海涅赋予马克思思想的诗意。马克思成就了思想深邃的恩格斯,恩格斯用11年的时间为老朋友整理书稿,只为离好友更近。”
迈入青年时代的90后,求学、求职、交友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新问题。就如同节目中的讲述,那个曾经的叛逆少年马克思,一度酗酒,来到柏林大学后,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开始为理想奋斗终生。
曾经的叛逆少年终成“一代宗师”,成长环境不同,但青年们对于青春的困惑、憧憬都是一样的。
也许马克思没有想到,在百年之后,在遥远的东方,在21世纪的中国,这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依然拥有无数年轻的拥趸:
“决定可以当他的小弟
虽然已经有了至少14亿
You’re gonna listen to me (听我说)
共产主义甜如蜜”
(摘自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
“对!共产主义甜如蜜,这是我们新时代90后的信仰。”网友“闪电侠”告诉记者。
无论如何,这是90后心中的马克思,是一个彩色的马克思。